中國女籃最近又把日本隊“掰回來了一局,這次不是成年隊的亞洲杯,而是在世界大學生運動會上,五號球衣的田媛媛一戰成名,她末節獨砍14分,把本來落后三分的局面,硬生生帶成了逆轉,最終中國隊贏了5分,成功晉級四強,這場比賽要說沒有田媛媛的神級發揮,誰都不信能贏,這場景多少讓人想起前不久亞洲杯上的那場9分敗仗,那時候的宮魯鳴還在死磕老將,結果被日本隊“整得體無完膚,現在一換人,年輕球員一上來,氣氛立馬變了味兒,問題來了,難道中國女籃真的缺的是天賦嗎,還是說,我們一直在用錯人
說回比賽本身,這場1/4決賽開局其實挺讓人捏一把汗,上半場中國隊一直被日本隊壓著打,半場結束還落后3分,說實話看那節奏,多少有點亞洲杯的影子,球迷群里一度都在擺爛調侃,覺得八成又要“套路了,但下半場風向徹底變了,特別是田媛媛這個點,突然就開了掛,她全場28分鐘,二分球9中7,三分球4中2,拿到全隊最高的20分,尤其末節單節14分,堪稱殺瘋,場上那些突破、外線投籃、甚至組織串聯一套一套,把日本隊打得有點蒙圈,這種臨場爆發力,真不是靠喊口號能練出來的
再說一點細節,田媛媛司職控衛,身板跟趙巖昊有點像,個頭比現役國家隊主控李緣還高,球風強悍又不失靈動,既能突破也能投三分,關鍵是節奏掌控特別好,這場日本隊其實對她防得很緊,但她總能找到縫隙,幾次關鍵球直接改變場上走勢,這樣的后衛,放在成年國家隊里,不說能立馬當核心,起碼能補上目前最缺的那塊短板,說句不怕挨噴的話,宮魯鳴這些年太信賴老將,沒給新人機會,結果導致球隊打法越來越保守,遇到強隊就掉鏈子,這次大運會田媛媛的爆發,等于給所有質疑者狠狠回了個“點贊回懟
其實中國女籃不是沒有新鮮血液,U19世界杯上,冉珂嘉場均19分11板直接拿了籃板王,這兩年女籃后衛線冒出了不少苗子,可惜就是國家隊用人一成不變,死抱“三無李緣,主教練宮魯鳴的風格跟中國女排趙勇一比,高下立判,人家趙勇敢用新人,女排才有后來居上的資本,宮魯鳴這邊不敢下狠手,亞洲杯半決賽被日本隊淘汰,多少有點自作自受的味道,說到底,比賽輸了可以總結,但用人思路老舊,才是最大的問題
有球迷說,換陣容也不一定就能贏,畢竟年輕球員經驗少,但這場田媛媛用行動證明,機會是打出來的,不是靠等來的,她一場比賽直接打出國字號水準,這種“現場出圈的表現,很難說只是偶然,反過來看,老將固然有經驗,但在關鍵時刻的臨場應變、爆發力、沖勁,明顯不如這些初生牛犢,這不是誰黑誰的問題,純粹是競技體育的現實,強隊輪換就是這么來的,日本隊、澳大利亞隊這些年都在不斷推陳出新,中國女籃如果還按部就班,慢慢磨新人,恐怕下次碰見日本還得吃虧
當然,也不能光盯著一場球就把田媛媛捧上天,畢竟大賽經驗、心理素質、身體對抗這些,都還要時間去磨,關鍵是教練組能不能下決心,給她們足夠的機會和空間,別一到大賽就縮回去,還是那幾個老面孔輪番上場,球迷也不是看熱鬧的,大家心里都明白,這批小將只要敢放開用,哪怕輸一場兩場,也比死守老陣容強,女籃現在最需要的,是一場徹底的“換血,而不是小修小補
看完整場比賽,田媛媛的成長路徑其實很典型,基層比賽打出來,大學生聯賽成名,大賽臨場爆發,這類球員最大優點是沒那么多包袱,敢打敢拼,缺點就是還需要更多磨煉,但只要教練組別再“宮氏保守,未來兩三年里,她完全有機會成長為國家隊新一代主控,甚至帶動一批新人上位,這才是中國女籃真正在走的路
最后總結一句,這場逆轉日本,不只是田媛媛個人的高光,更是中國女籃用人思路能不能徹底轉型的標志,宮魯鳴如果再不敢放開手腳,繼續死抱老將,那就等著被日本隊反復“上課,球迷想看的不是短暫的爆發,而是持續的升級換代,下一步該怎么走,答案其實已經擺在桌面上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