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湖六月近如何?極目黃陂景亦多;荷芰香中漁歌歇,菱花窩里畫船過。火云出岫潮翻錦,綠樹環堤鳥弄歌;消夏維舟曾此泊,煙波無際入吟哦。”這就是清代詩人任奕銑為合肥廬江縣黃陂湖精心創作的詩篇《黃陂夏景》,竟然敢將黃陂湖的景致跟杭州西湖相媲美,我在路過的時候,自然是要過來一辨真假的。
作為曾經在當地頗有些影響的“廬江八景”之一,當我真正地身臨其境后,卻覺得“不過如此”,雖然岸邊一溜兒的堤壩既寬敞又平坦,但舉目四望,再用無人機航拍,鏡頭里卻滿是生機盎然的綠意,以及被纖細堤壩分割出來的一片片荷塘、魚塘和池塘。
而中心最開闊的水域,則漂浮著一片片略顯雜亂和隨意的荷花,又或者是些我不認識的藻類。總之在俯瞰鏡頭中,它們一茬又一茬地簇擁在一起,展現出深淺不一的各種綠色,蕩漾在倒映著藍天白云的湖面上,自然風光格外旖旎。
雖然附近的綠意蔥蘢之中隱隱約約可見村莊和民居,但大多都非常分散,關鍵是沿著湖邊堤壩騎行半圈,除了一些展示野生鳥類的廣告牌外,幾乎找不到值得留連的人文風景,更別提珍貴的文物古跡了。
據說在清順治十三年(1656),本地知縣孫弘喆曾主修《廬江縣志》,將散記于民間的諸多景觀進行歸納,以縣境內東南西北四鄉山水,按春夏秋冬四季景色,遴選出繡溪春漲、黃陂夏蓮、鳳臺秋月、白石冬雪、冶父晴嵐、金牛晚眺、青簾漁火、水濂雨聲為“廬江八景”,并繪制八幅山水畫作配圖,載入志書。顯然不知道中間是出了什么波折,造成了黃陂湖一度被荒廢。
好在近年來,廬江縣大力推進了黃陂湖濕地生態修復工程,通過實施退耕、退漁、退養“三退”還濕,開展植物復建、鳥類棲息地保護等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這里的生態環境得到顯著改善,生物多樣性日益豐富。奈何我路過的時候有點來去匆匆,雖有觀鳥之意,卻沒有拍到鳥的運氣。
圖文原創:阿陸,喜歡這篇文章的朋友請多多留言,歡迎轉發、分享、內容指正、評論、關注和贊賞,希望媒體或個體尊重原創,非本人允許不得轉載!歡迎有正義感的網友讀者看見“盜版”向內容平臺舉報和投訴。需要實景照片和視頻素材可約,本人獨家提供DD代游、代拍、代打卡服務,歡迎洽談,附贈所有拍攝素材。
建議自駕過去比較方便,因為在地圖上,黃陂湖和黃陂濕地是兩個相鄰不同地方,它們周圍都沒有被開發的跡象,所以公共交通略顯不便,到濕地可以乘坐L208路藕塘支線或L248路,到“鄧湖村”站下車;到黃陂湖則可以乘坐地L208路藕塘支線到“徐院”等站點下車,走過去會更近一些。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