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嗎?在上海青浦的城廂鎮藏著一處時光的饋贈——曲水園。這座園子故事挺久,乾隆十年就有了,最初叫“靈園”。后來呢,園子里那彎彎曲曲、活水不斷的溪流,讓造園的人想起了王羲之筆下“曲水流觴”的雅致,干脆就改名叫“曲水園”了。如今它可是上海五大古典園林之一,更是青浦這片水土文脈流淌的鮮活見證。
獨特的園林景觀
一進園子,目光立刻會被那座古樸的磚雕門樓抓住。“曲水園”三個大字,筆力蒼勁地懸在門楣上。門樓兩側的磚雕更是耐看,江南常見的花鳥紋樣里,巧妙地藏著青浦水鄉特有的小船小橋。你細細瞧,仿佛能聽見無聲的訴說,講著這里與水割舍不斷的情緣。
穿過門樓,才算真正踏入了園林的懷抱。腳下的青石板路,被百年時光和無數步履打磨得溫潤光滑。陽光透過濃密的枝葉,灑下細碎的光斑,和石縫間青苔的綠意交織在一起。
園子布局真是巧奪天工,亭臺、樓閣、假山、池塘、曲橋、回廊,看似隨意地散落,卻又渾然一體,把江南園林“雖是人造,宛若天成”的精髓展現得淋漓盡致。尤其那座臨水的迎曦亭,清晨時分最是迷人。
朝陽從水面躍起,霞光映在亭頂流光溢彩的琉璃瓦上,站在亭中遠眺,青浦老城的白墻黛瓦映入眼簾;近看呢,池塘里錦鯉嬉戲,動靜相宜,水鄉生活那份獨有的悠然,就這么撲面而來。
要說園子里的亮點,那座太湖石堆疊的假山絕對算一個。這些湖石啊,千姿百態,瘦的、透的、漏的,各具風骨。有的像引頸高歌的仙鶴,有的如盤踞深潭的蛟龍。
假山里頭還藏著彎彎曲曲的小徑,穿行其中特別有趣。有時窄得只能側身而過,有時又豁然開朗,眼前突然出現一方小天地,真有點“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驚喜。爬到假山頂上的九峰一覽亭,這里是全園的最高點。據說名字的由來,是因為站在這里能眺望青浦境內的九座山峰。
登頂俯瞰,曲水園的全貌盡收眼底:池塘如明鏡,亭臺似畫卷,遠處青浦新城的輪廓與近處古典園林的韻味交織在一起,一幅古今交融的奇妙畫面,別有一番滋味。
悠久的歷史文化
曲水園可不只是讓人看看風景那么簡單,它更是青浦地方文化活生生的傳承地。園內的青浦歷史文化陳列館,像個時光寶盒。
里面靜靜躺著新石器時代的陶罐,那是青浦先民農耕文明的古老回響;有明清漕運船只的模型,無聲講述著青浦作為江南水運樞紐的昔日輝煌;還有近代青浦百姓巧手制作的竹編、刺繡,每一件都透著當地人的勤勞與智慧。
館里的多媒體展區更有意思,生動的影像帶著我們穿越:端午龍舟競渡的吶喊聲仿佛就在耳邊,中秋月下的團圓畫面溫馨動人,水鄉婚禮的獨特儀式讓人好奇,傳統廟會的喧囂熱鬧仿佛觸手可及。
走一趟這里,青浦的民俗風情,不再是書本上的文字,而是能真切感受到的脈動。
每逢傳統佳節,曲水園就特別熱鬧。春節時張燈結彩,寫春聯、剪窗花的活動,一下子就把濃濃的年味帶了回來;端午節,池塘邊也會舉行小型的龍舟賽,雖說規模不大,但那奮力劃動的船槳、震天的鼓點,依然能讓你感受到水鄉人對傳統的執著守護;到了中秋夜,園子里少不了賞月雅集,文人雅士們圍坐品茗,吟詩作對,江南那份骨子里的風雅,就這么一代代延續著。
歷經數次修繕,如今的曲水園依然保持著那份古樸沉靜的氣質。它像一位沉默的智者,見證著青浦的歲月變遷;又像一位熱情的老友,向每一位到訪者展示著青浦獨特的文化魅力。在這里,每一塊磚瓦似乎都在低語著過去的故事,每一片草木都散發著文化的氣息。
漫步其中,我們不僅欣賞到江南園林的靈秀,更能在不經意間,觸摸到青浦歷史跳動的脈搏,感受到那份深植于水土的文化底蘊。這份獨特的記憶,就在游園的過程中,悄然地傳承著,延續著。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