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兩天不是跟大家聊過房地產了嗎?順便看了好些哭訴自己房子跌了的帖子。
其實很多人心里根本不愿意買。一個打工人,背上那么大一筆債,但家人朋友都在說:買房是正事兒,買房有安全感。
一句話一句話,就把人推上去了。這孩子也挺聽話的,大家說買,他就買了。這一聽話,可能就把后半輩子給聽進去了。
在相當一部分社會議題上,普通人是越老實,越聽話是越吃虧的。
我們整個社會最明顯的造富運動,受益最明顯的,都70年代80年代最不聽話的那批人,雞毛換糖投機倒把,到后來都發了家,成為了改革先鋒,敢闖、敢冒、敢試、敢為天下先,敢用大飛拉豬腳,倒彩電,攢下第一桶金成為了先富地區,先富階層,反過來還要嘲笑部分地區,保守,死板。
實際上,很多事情只是一種回溯性構建的結果,以改革的名義追授了合法性,很多先富,搞得都是當年的灰色甚至是黑色地帶,共和國第一稅案猶在眼前,很多當年的行為已經不能用膽大來形容了。
這是從利益上來講,聽話可能有害,而從意識形態上分析呢?
我們文化里的聽話,其實很大程度上來源于封建社會儒家思想。所有人都要聽話,普天之下都要講天下孝為先,小杖要受,大杖才能走。層層統攝,封建社會每一層都在吃更下一層的人。
你要聽父母的話,因為他們是你的父母,父母要聽官僚的話,因為官僚是父母官,官僚要聽皇帝的話因為皇帝是君父。所以魯迅先生當年會講吃人的禮教。那這個結構里面,最后受益最大的是誰?
孝道綱常的受益人很明顯是皇帝,天下無不是的父母,也無不是的君父。當權者不論做什么,由于這樣一層倫理的掩蓋就變成了他什么都是對的。聽話這個事情之所以成為一種民族性,成為一種意識形態,本身是一種封建社會權力結構的衍生品。
社會主義中國已經70多歲了,但是仍然是新中國,就是因為新中國相比于幾千年的封建歷史來說,仍然是非常新鮮進步的事物。作為新中國的公民,大家應該有點新的意識形態。
從現實利益和意識形態兩方面我已經講過了,所有要求你無條件聽話的人,都在對你行使僭越的權力,所以聽話不一定能給自己帶來價值。當然我們也不是完全不聽,而是有自己想法的聽。
舉兩個要聽的話,全國上下都在嚴查電動車頭盔。兩輪車死亡率最高的就是頭部受傷,肢體受傷都是比較容易搶救,一個頭盔能夠極大地改變兩輪車的事故死亡率,這個話是必須得聽的。
國家提倡在農村搞新農合,很多農民不愿意交保險,我跟大家說這個保險有能力還是要交,因為,國家真的真金白銀每個人頭貼好幾百塊錢,不交保險,到時候真的就是小病受大病死,跟農業社會的狀態是一樣的。所以這個話我跟大家講是萬萬要聽的。
那什么樣的話不聽?比如說,有的肉喇叭喊,搞8小時工作制漲工資就要危害中國制造,會讓很多人吃不上飯,鼓吹工人權益,這都是境外勢力。這明顯對你不是好事。
又比如說,前幾年媒體在鼓吹基建狂魔,非常欣賞大量基礎建設。認為這是某種成就,凸顯了公平。
結果這兩年結果大家也看見了,我也不說是哪個省份了,過度基建投資,搞出來一屁股債務,最后你批評這樣的地方吧,他們又要問你,我們某某地人是不配享受更好的基礎建設嗎?
問題是,基建是以顯示為基礎的。某些地方的高速開對向八車道,京港澳高速作為國家主動脈才什么標準?
這顯然是要虧掉我們所有人的錢,用我們全國公民兜里的錢做代價。這個八車道高速的可行性報告敢公示嗎?車流量預測經得起推敲嗎?
有的話是真的為了你好,這真得聽。有些話都是典型的宣傳,目的是維穩或提振預期。它有存在價值,但這種話恰恰對于個體是不得信的,拿它來指導你的家庭決策、資產配置、職業選擇,你個人要吃虧,拿來指導整個國家的建設方針,會替我們公民把兜里的錢都虧掉。
牢章不是鼓勵對抗政府,而是說:封建社會,大家都是臣民,才需要乖乖聽話。現代社會的公民,你要有判斷、要有監督意識。因為公共部門本身也是一個有自己利益的決策主體。
決策設計總是朝著兩個方向走,第一是治理成本最低,收益最大。第二是官僚受到的獎勵最大,處罰最小。當兩者沖突的時候,明哲保身,放棄前者而取后者。
而獎勵系統又分為兩個導向,一種是正常獎勵,也就是過去40年地方形成的經濟錦標賽模式,經濟搞得越好,晉升概率越高,能夠在體系里面爬到越高的位置,這是正常的官場競爭邏輯。
不正常的我之前帶大家也去獨山縣看過了,官商勾結上下其手貪污腐敗,花國家的錢填自己的口袋,這對于官僚系統來說也是一種獎勵。
作為一個普通人,你是沒有能力直接參與到第二層,最核心的官僚體系的獎勵懲罰機制里面的。那么官僚系統就要強調第一點,使他對普通人治理成本最低,收益最大。
網上有一段順口溜,很明顯的總結了這個規律。凡是要你不惜代價的,意味著你就是那個代價;凡是要你顧全大局的,意味著你都不在這個局里。這話說的太過于絕對,但是里邊講的就是決策的道理。你如果沒有判斷,你就是代價。
作為普通人,你的對策是什么?建議分四步走,
第一步,我的利益是什么?
第二步,他們宣傳的是什么?
第三步,他們宣傳的和我的利益一致嗎?
第四步,如果不一致,他們到底是為了誰好?
我知道在看這個文章的人肯定還有很多人不喜歡我,想辦法怎么從這個文里邊摘兩句話來罵我一頓。那不喜歡我,我也希望你這樣分析問題。
你可以和我有不一樣的觀點,因為每個人自己的視角和立場不一樣,回答出來的答案可能也不一樣,但有了這四個問題做框架,大家對于很多問題能看得清楚一些。這是真的為了你好。
有一回跟大家做了個視頻,聊一聊個人的統戰價值。有一段核心觀點,在我們這個社會沒有特殊能力身份的普通人統戰價值往往來源于你不配合所要付出的代價,當這個代價很高的時候,你就值得被收買被統戰了。
地方宗族就是一種統戰組織,因為個體所可能造成的損失是非常微小的,而宗族通過將個體的不合作組織起來變成更大的不合作,甚至通過組織來阻止少部分人的合作意愿,這種行動能夠有效的降低整個群體的合作度,影響生產甚至社會的正常運行。從而得到更多的統戰價值,這是整個封建主義歷史上,都被證明非常行之有效的。邏輯就是你增大了公共部門的治理成本。
我前面說了,公共決策的第一信條是治理成本最低,收益最大。成本只會向最能承擔成本,最愿意承擔成本的人轉嫁。
最聽話的人是沒有任何統戰價值的,因為你什么話都聽。
說加班能是為了偉大復興,你就老老實實996,提倡二孩三孩你就生生不息,過這樣的人生,吃虧是大概率事件。
社會治理是一個復雜的博弈過程,自己要是放棄博弈了,自己把自己手里的牌交出去了,那就真的只能在桌上當菜了。
這樣的朋友,一輩子是人口紅利里邊的那個人口,紅利去哪兒了,他也不清楚。
有人說牢章,這道理我知道你是為我好,可是你不體諒國家的難處,現代社會公民體諒國家,這樣一個階級矛盾不可調和所誕生的暴力機器,你開什么玩笑?現在是哪一年?1566嗎?
現代化的工業國家和原始的封建農業社會根本就不一樣,古代農業社會基本只有官府和農民兩個層級,百姓不承擔難處,那官府一定難辦。
但現在居民企業政府,甚至于和其他國家都是社會博弈的主體,借用一句話你不干有的是人干,那你不承擔代價,有的是人可以承擔代價,為什么一定要把負擔落到居民部門頭上?
公民只有守法的義務,沒有聽話的義務,你應當盡量去表達你的訴求,臣民和公民的區別就在于此。國家不是你的君父,更不是咱媽。
我知道很多人又要扣帽子,說你牢章只是又想要權利,又不想要責任,但我們的居民部門收入之低,公共話語權之少,明顯承擔了過多的代價,超越了必要的限度,才會有我今天跟大家談心。
有些朋友替資本和官僚,替大局考慮的太多了,中國人是全世界最聽話最溫良恭儉讓的公民,可是大家應該在聽話之前應該替自己想想。
再重復一遍這段話,社會主義中國已經70多歲了,但是仍然是新中國,就是因為新中國相比于幾千年的封建歷史來說,仍然是非常新鮮進步的事物。
我知道很多人不相信這段話,但是這段話你不去相信,不去日供一卒自己落實,就會落入習得性無助的陷阱,最后犬儒掉。
作為新中國的公民,大家應該搞點新的意識形態,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
章北海的自然選擇
Après moi, le déluge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