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常離譜,東北大學6名大學,掉進了浮選槽,官方宣稱是溺亡。
如果你了解浮選槽的工作原理,就知道他們到底有多慘了!
什么是浮選槽。
如下圖所示,這一個個圓柱體就是浮選槽。
浮選槽是浮選法的主要構件之一,所以了解浮選槽里面裝的是什么之前,要先科普下浮選法。
浮選法的流程,首先是把大量的礦石磨碎,這一步叫碎礦。
然后把碎礦研磨成非常小的顆粒物理,這一步叫精研,
再把水加入到精研后的礦粉中,最后通過管道輸送到浮選槽里。
浮選槽里有什么?
浮選槽有5、6米的深度,里面裝滿了粘稠的礦漿,稱之為沼澤都不為過。
礦漿的密度比水大得多,人掉進去根本不會有任何浮力,直接往下沉。
再看看下圖中,浮選槽的底部是什么,你就知道這6個大學生會有什么遭遇了。
這6名學生掉進去之后,全身都會立刻被礦漿填滿,很快就會窒息。
如果僅僅是這這一步就失去意識相對來說還不是那么痛苦的,
因為浮選槽里充斥著各類化學藥劑,黃藥、起泡劑甚至氰化物等等,它們對人體的傷害有多大就不用說了。
最重要的是,浮選槽的底部,有一個機械攪拌裝置,功率非常大!
他們掉進去之后會受到這個裝置形成的漩渦拖拽力被往下拽,他們根本無法自行往上爬。
看完了這些,官方通報成溺亡,是不是有些輕描淡寫了?
格柵為什么會脫落?
悲劇已經誕生,拋開浮選槽的工作原理,
我們最應該關心的其實是格柵板的問題,
格柵板,說白了就是浮選槽上面走的路,為什么會這么容易就掉落呢?
日常工人觀察和工作都要走在這上面,而且還是鐵格柵。
南方都市報對遇難學生的同學進行了采訪,其中以后這么一段值得深思:
其還提到,如果是7個人站在(格柵)板上,可能板子會受不住”。
這個學校每年都會組織類似的參觀實習,有一名去過的學生說,如果是7個人站在格柵板上,可能板子會受不??!
這說明什么,說明格柵板的承受范圍不高,或者說設計的時候就沒有考慮過承重多人。
那么礦場為什么還放心地讓6名學生站上去?
格柵板附近是否有相關的承受提示?
就在今年2月,內蒙古礦業還發公眾號,表揚浮選車間的生產效率和質量。
試問,如果這6名大學生沒有去實習,那么最終掉下去的會是誰?
是日常去工作的工人?
是臨時檢查的監督人員?
還是去視察的有關部門領導?
6名大學生,到底替誰送了命?
這場讓人觸目驚心的事故,到底該由誰擔責?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