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脂檢測里有一項重要指標是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也被稱為“壞膽固醇”,其升高是冠心病、腦卒中等心腦血管疾病的重要致病因素之一。
科學研究發現,很多人的“壞膽固醇”水平過高是受到了飲食的影響,這可能也是造成我國居民高膽固醇血癥患者越來越多的原因之一。
那么,哪些食物會升高“壞膽固醇”,怎么吃才能降低“壞膽固醇”呢?
減少飽和脂肪攝入
膳食脂肪是“壞膽固醇”的主要調節劑。
研究發現,飲食中的脂肪類型對“壞膽固醇”的影響特別大,其中,飽和脂肪是“壞膽固醇”的“助推器”,主要存在于動物脂肪,如肥肉、豬油、牛油,以及熱帶植物油,如椰子油和棕櫚油中。
棕櫚油雖然很少用于家庭烹飪,但是很多加工食品和零食會用到它,比如蛋糕、餅干、方便面、膨化食品等。
研究指出,如果用橄欖油、大豆油等不飽和脂肪來替代飽和脂肪,“壞膽固醇”水平將會顯著下降,心腦血管疾病的風險也能降低約30%。
《成人高脂血癥食養指南》建議高膽固醇血癥者應降低飽和脂肪攝入量,使其供能低于攝入總能量的7%。
增加膳食纖維攝入
膳食纖維是“壞膽固醇”的“清理工”。
膳食纖維只存在于植物性食物中,比如水果、蔬菜、豆類、谷物、堅果等,可分為可溶性膳食纖維和不可溶性膳食纖維,其中可溶性膳食纖維對“壞膽固醇”的影響更大,我們可以通過多吃豆類、水果、蔬菜、大麥和燕麥等來增加可溶性膳食纖維的攝入。
研究發現,以植物性食物為主的飲食模式,也就是低飽和脂肪和高膳食纖維的飲食,可以最大程度降低“壞膽固醇”水平,而且隨著時間推移,將會累積為可觀的效應。
吃出健康三餐
一日三餐中,我們如何才能真正地“吃”出健康呢?
準備早餐時,優先選擇全谷物,可以吃一碗燕麥粥或者喝一杯無糖豆漿,也可以吃兩片全麥面包或一個玉米面饅頭,另外可以來個煮雞蛋和一些綠葉蔬菜,加一把原味堅果就更好了。這樣的早餐不僅營養豐富,還能讓您的“壞膽固醇”悄悄下降。
午餐和晚餐盡量選擇富含優質蛋白質和膳食纖維的食物。
優質蛋白質是指魚肉、去皮雞肉、豬牛羊的瘦肉,以及大豆等,要避免五花肉、雪花肥牛、香腸等含有飽和脂肪的肉類。烹飪時盡量用蒸、煮、燉的方式,少用油炸的方式,肉類總量可占餐盤的1/4。
另外就是要多吃蔬菜,占到餐盤的1/2,尤其是各種顏色的蔬菜,比如綠葉菜、胡蘿卜、西紅柿等。
還有主食,有條件的話可以選擇全谷物,比如糙米飯、雜糧飯、蕎麥面等,主食占餐盤的1/4。每天還可以選擇一些新鮮水果、脫脂牛奶作為零食。
當然,想要降低“壞膽固醇”水平,除了飲食上的改變,生活方式的改變也很重要,如減重、戒煙,再配合適量運動,可以幫助您更好地控制“壞膽固醇”水平。
來源:老年健康報
文:北京大學人民醫院心血管內科主任醫師 劉健
策劃:鄭穎璠
編輯:陳秀超 李詩堯
校對: 楊真宇
審核:秦明睿 徐秉楠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