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全球政經舞臺風起云涌。美國總統特朗普透露,近期已收到多國發出的正式邀請函。比利時戰略與國際關系研究中心披露,今年上半年,G20國家元首互訪數量同比增加26%。在這波外交熱潮中,特朗普的下一個目的地成為全球媒體追逐的焦點。
7月22日,特朗普在白宮橢圓形辦公室會見菲律賓總統馬科斯。記者現場追問“何時訪問中國”,他的回答耐人尋味。
特朗普表示,已收到中國方面的正式邀請,或許“很快”會前往北京,“可能稍微有點遠,但不會太遠”。沒有具體時間,卻引爆全網熱議。一句模糊表態,令各大國際新聞社連夜跟進。
路透社最新報道顯示,中美雙方已在加緊溝通,爭取將特朗普訪華列入秋季亞洲行程。北京、華盛頓間的熱線頻繁,備選節點包括9月初北京閱兵式,以及10月APEC峰會期間。
普京已敲定出席中國抗戰勝利80周年活動,三國高層同框的傳聞甚囂塵上。美國國務院高官私下透露:“總統很快就會對外宣布最終決定。”
美菲會談微妙
馬科斯此訪,試圖強化美菲特殊伙伴關系,渲染所謂“中國威脅”。特朗普現場回應并未順水推舟,反而坦言“對菲律賓與中國相處融洽并不介意”,還強調美中也相處得“非常好”。對比美方以往的對華強硬基調,這種表態耐人尋味。
菲律賓過去數月頻繁在南海、經貿等問題上左右搖擺。白宮智庫分析,特朗普用“胡蘿卜+大棒”策略,一邊示好,一邊提醒。美國希望拉住菲律賓,維持在第一島鏈的影響力,但并不愿輕易被盟友“綁架”外交主動權。
美國國內對亞太盟友的定位悄然調整。華盛頓更傾向于將中美關系掌控權牢牢握在自己手中。特朗普強調美國有能力“搞定中美關系”,釋放“美中競爭可控”的信號。此舉更像是在對北京喊話,也讓亞太盟友自行揣摩。
特朗普訪華意向背后,是美中經貿談判的關鍵時刻。美國與中國三個鄰國剛剛完成新一輪關稅磋商,部分協議已初步達成。美國經濟仍面臨通脹壓力,商務部數據顯示,上半年美中貿易額同比增長5.7%。白宮高層急需更多合作空間,以緩解國內經濟焦慮。
中美第三輪貿易談判即將在瑞典斯德哥爾摩舉行。核心議題之一,是即將于8月12日到期的關稅“休戰”期是否延長。特朗普政府設定的8月1日“貿易協議大限”日益臨近,華爾街對關稅重啟表現出高度緊張。中美市場雙向博弈,任何風吹草動都牽動全球金融神經。
美財政部長貝森特近日表態,在新一輪談判中,將伊朗和俄羅斯石油出口問題列入談判籌碼,試圖用地緣政治議題為美國施加影響力。美國對華政策在善意與施壓之間反復橫跳,既希望為談判營造積極氛圍,又不愿放棄戰略主動權。
中美俄三角新看點
訪華具體時間表尚未明朗,但各方已暗中布局。9月3日北京閱兵式,成為特朗普可能訪華的第一個重要節點。普京屆時將在中國停留4天,俄羅斯高調表態“已做好與特朗普見面準備”。美中俄三國高層同框,無疑將成為全球政壇的“超級事件”。
10月APEC峰會期間,特朗普或將順訪中國,并有望在多邊場合與中方展開高層會晤。韓國也可能被納入行程,為亞太外交騰挪留出空間。
三邊互動持續升溫。歐盟智庫指出,若美俄中三國高層實現會晤,將深刻影響亞太地緣格局和全球戰略平衡。西方內部對制裁俄羅斯的分歧日益突出,歐盟有意順勢調整自身政策,增加與中俄的對話彈性。
“善意”與“施壓”并存
特朗普一方面高調釋放訪華善意,強調美中關系“非常好”,同時又在談判桌上不斷加碼地緣政治壓力。貝森特公開威脅中國,稱美國將俄伊石油議題納入貿易談判。這種“合作+施壓”的雙軌策略,凸顯大國博弈復雜性。
特朗普亞洲外交布局既有對盟友的敲打,也有對中美關系主動權的爭奪。對菲律賓“打圓場”,對中國“打預防針”,對俄羅斯“亮姿態”,每一步都踩在全球敏感神經上。美中俄三角互動,成為2025下半年全球外交的最大變數。
美國國內對外政策分歧明顯。部分鷹派主張強硬遏制,部分理性派更重視經貿合作。特朗普本人在“善意”與“極限施壓”間游走,意在為談判留出最大回旋空間。
訪華前景撲朔,潛在影響巨大
特朗普訪華意向明確,但能否成行仍存變數。中美在關稅、技術、能源等問題上分歧依然顯著。談判仍需持續博弈,最終行程取決于各方誠意與利益平衡。
一旦成行,這將是特朗普重返白宮后首次對華高層訪問,必然引發全球政經格局的多重連鎖反應。中美元首會晤,俄美互動,亞太盟友立場松動……每一個細節都值得密切關注。
訪華窗口節點鎖定在9月閱兵和10月APEC峰會。華盛頓、北京、莫斯科三方都在為會晤預留彈性。各國智庫普遍預計,三國高層同框將成為下半年外交舞臺的標志性事件。
7月,特朗普的一句“很快會訪問中國”,讓全球政壇神經緊繃。美中俄三邊互動、亞太盟友搖擺、國際貿易談判、地緣戰略重組,每一環都將影響未來世界格局的走向。
這一場外交大戲,誰能把握主動、誰能引領潮流,仍未有定論。各方都在觀望、博弈、布局。特朗普的最終決定,將是下半年全球地緣政治的風向標。等他真正踏上北京的那一刻,世界或許會出現意想不到的新局面。
參考資料:
環球時報:2025-07-23 13:41:特朗普回應“訪華計劃”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