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叔叔,這個紅色的管子是用來噴水的嗎?”“消防車里能坐多少個消防員呀?”這一連串充滿好奇的提問,是近日新和鎮熱斯特社區牽頭策劃的“火焰藍”暑期研學活動期間,轄區內的40名青少年兒童在社區干部、返鄉大學生、黨員志愿者們的帶領下,走進縣消防救援大隊進行研學時,在沉浸式體驗消防救援過程中的現場消防知識詢問。
“大家看,這是水罐消防車,能裝8噸水,相當于400個家用的大水桶.......”在消防指戰員的帶領下,孩子們首先來到裝備展示區。當消防員打開消防車側面的工具箱,高壓水槍、破拆斧、空氣呼吸器等裝備逐一亮相時,孩子們的眼睛里閃爍著興奮的光芒。
小學生古麗米熱·麥麥提在黨員志愿者的幫助下,小心翼翼地戴上消防頭盔,瞬間挺直了小身板。她說:“原來消防員叔叔戴的頭盔這么重,他們救人的時候一定很辛苦!”
在模擬火場逃生體驗區,煙霧彌漫的通道里,消防員手把手教孩子們彎腰低姿,用濕毛巾捂口鼻的正確動作。社區干部則全程觀察著孩子們的表現,不時叮囑黨員志愿者要多關注膽子小的孩子。
小學生艾力亞爾·阿不都熱合曼攥著濕漉漉的毛巾說:“剛才我有點害怕,但跟著叔叔的指揮就不怕了。”
在消防知識課堂上,消防員通過動畫短片、互動問答等方式,講解了家庭火災預防、電器安全使用等常識。當講到去年某小區因插線板老化引發火災的案例時,孩子們聽得格外認真。返鄉大學生志愿者則結合案例,用舊插線板給孩子們演示如何辨別安全隱患,受到孩子們的一致贊同。
活動接近尾聲時,消防員站在孩子們中間,指著墻上“對黨忠誠、紀律嚴明、赴湯蹈火、竭誠為民”的十六字方針,說到:“叔叔們每天訓練,就是為了在老百姓需要的時候沖得上去。你們現在要好好學習,將來不管從事什么職業,都要記得守護身邊人的安全。”同時,消防員還笑著向孩子們伸出手說:“今天我們約定,二十年后,還在這里見面。到時候,希望你們有人穿上這身‘火焰藍’,有人成為各行各業的棟梁,我們一起看看新和縣的變化,好不好?”“好!”孩子們齊刷刷地舉手回應,稚嫩的聲音里滿是堅定。這個跨越二十年的約定被相機定格,成為活動最溫暖的注腳。
返程路上,孩子們嘰嘰喳喳地分享著收獲。“我知道了著火時不能坐電梯”“消防員叔叔的衣服要30秒內穿好”“長大我也要成為一名消防員,像他們一樣幫助別人”……這些樸實的話語,正是活動成效的生動寫照。
新和鎮熱斯特社區黨總支書記呂作寧說:“接下來,新和鎮熱斯特社區將聯合更多共建單位開展科普教育、文化體驗、志愿服務等暑期活動,助力孩子們健康成長,讓黨群同心的暖流在社區大家庭中持續涌動。”
據了解,這場由新和鎮熱斯特社區牽頭策劃的“火焰藍”暑期研學活動,不僅為孩子們打開了一扇認識消防、學習安全知識的窗口,更在歡聲笑語中筑牢了黨群連心的紐帶。(通訊員:李慶玲)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