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沙雅縣托依堡勒迪鎮勝利村,有這樣一位村醫,22年來,他是村民們最信賴的“健康守門人”。無論白天黑夜、刮風下雨,只要村民一個電話,他總會第一時間趕到家中診療,村民們親切地稱他為“向陽醫生”,而他用日復一日的堅守,在鄉村沃土上播撒著醫者的溫暖與擔當。
7月21日,走進沙雅縣托依堡勒迪鎮勝利村,“向陽醫生”文志遠已經開始了一天的忙碌,規模不大的村醫務室里,藥品擺放得整整齊齊,村民們陸續前來問診,他一邊仔細聽診、開方拿藥,一邊趁著問診間給大家講解健康知識,通俗易懂的話語配上耐心的叮囑,像一股暖流涌入村民們的心田,讓大家心里暖洋洋的。
村醫務室里村民往來不斷,村醫忙而有序,守護鄉親日常健康。祖麗皮耶 攝
沙雅縣托依堡勒迪鎮勝利村民熱比亞木·依布拉音說:“這些年,不管是本村還是周邊村的村民,身體不舒服了第一個想到的就是他。路遠的、行動不便的,一個電話他就背著藥箱趕過來,平時他還經常組織健康講座,教大家怎么預防感冒、控制血糖血壓。”
1991年從重慶市衛生學校畢業,面對留在縣城的機會,文志遠卻毅然轉身,回到故鄉開起小診所,用醫術守護鄉鄰。2005年,他通過考核成為勝利村村醫,這一干,便是二十年。時代在變,村莊在變,唯獨他那顆“為鄉親們守健康”的初心從未改變。他把對這片土地的愛,化作日復一日的堅守。
村民家中,文醫生上門服務把醫療服務送到村民家門口 祖麗皮耶 攝
沙雅縣托依堡勒迪鎮勝利村村醫 文志遠說:“在本村工作這么多年,大家對我非常信任,不無論發生什么事情,遇到什么情況,第一時間和我聯系。不管是刮風下雨,還是半夜三更,我都是有求必應,在這么多年中,和大家一起相處的像一家人一樣,所以他們親切的都稱我為‘向陽醫生’。”
高血壓患者、糖尿病患者等,這些重點人群的健康狀況,文志遠早已爛熟于心,就像熟悉自己的家人一樣,每天入戶摸排是他一直堅持下來的習慣,從老人的血壓監測到兒童的健康隨訪,從慢性病管理到突發急癥處置,他的腳步遍布村里的每一戶人家,踏遍了村莊的每一個角落。在村民阿米乃木·卡木力家中時,文志遠詢問她近期身體狀況,一邊拿出血壓計為老人測量血壓,一邊結合實際情況講解健康知識。
沙雅縣托依堡勒迪鎮勝利村村民 阿依先木·依不拉音說:“我母親血壓偏高、心率又快,文醫生記在心上,幾乎每周都特意來家里給我父母測血壓、聽心率,耐心講解飲食要清淡、按時吃藥的注意事項,他不光對我們家這樣,村里誰家有慢性病患者,他都常上門隨訪。”
沙雅縣托依堡勒迪鎮勝利村村醫 文志遠說:“好多人都在問我怎么能夠堅持22年在這個村,我覺得,這就是跟我在跟這個村的村民建立深厚的友誼和感情的為主,一個村能和村民建立一種非常深厚的友誼,這是非常不容的,因為正是這份友誼和這份民族團結的感情使我堅持了這22年在勝利(村)大隊。我和他們形成了一家人的關系。”
在隨訪的路上,文志遠的藥箱里放滿常用藥品和醫療器械,遇到村民他會主動上前嘮幾句家常,問問身體狀況。看到玩耍的孩子,叮囑家長注意孩子的飲食衛生。村民們見到他,也總是熱情地招呼他進屋喝口水、歇歇腳,那份融洽與親近,是歲月沉淀下來的深厚情誼。
沙雅縣衛生健康委員會駐沙雅縣托依堡勒迪鎮勝利村工作隊隊員 艾合買提·沙塔爾說:“他和村里人親如一家,不光是隨叫隨到,更像大家的貼心親戚。(他)經常開展健康講座、義診活動,(村民)不便出門時,他就背著藥箱上門看病,誰家有事兒都樂意找他搭把手,全村很佩服他認可他。”
沒有驚天動地的誓言,沒有波瀾壯闊的壯舉,文醫生用日復一日的堅守,把“醫生”二字的重量化作了鄉間小路上的腳印、藥箱里的溫度和村民心中的信賴。他不僅守護著村民的健康,更阻斷了“小病拖成大病、大病拖垮家庭”的困境,成為鄉村全面振興中不可或缺的健康基石。
沙雅縣托依堡勒迪鎮勝利村村醫 文志遠說:“作為一個基層醫生能夠堅持這么多年,是我的信仰所決定的,我從小非常熱愛從醫這一行,我覺得這個救死扶傷是一個光榮的職責,有這個信念支撐,所以在這里一直堅持下去,而且本村的村民對我非常熱情,就像一家人一樣。”(沙雅縣融媒體中心 祖麗皮耶)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