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隨著印巴空戰當中印度大敗,這也讓印度一直謀求改變自己不利的態勢。而印度想要改變這一局面,自然就是要購買世界上第五代戰斗機。印度已經將目標對準了購買俄羅斯的新型戰機,7月23日,印度媒體爆出重磅消息:印度即將與俄羅斯達成協議,購買42架蘇-57隱身戰斗機和50架蘇-35戰斗機,同時增購S-400防空導彈和S-500反導系統。
這一軍購計劃顯然是為了彌補印度空軍在2025年5月印巴空戰中的失利——當時巴基斯坦的殲-10C憑借AI輔助作戰體系,成功壓制印度“陣風”戰斗機。印度此舉旨在通過引入第五代戰機,重新奪回南亞空中優勢。那么問題就來了,印度如此大手筆的軍購,而蘇-57+蘇-35能否壓制巴基斯坦空軍呢?對于缺少第五代戰斗機的巴基斯坦來說,能否利用未來的殲-35來改變地區局勢呢?
那么我們來看印度的算盤能否如愿?蘇-57雖然號稱第五代戰機,但其實際性能仍存爭議。俄羅斯空天軍自身尚未大規模列裝蘇-57,而印度此前在蘇-30MKI項目中的“本土化”嘗試也因技術消化問題屢屢受挫。相比之下,巴基斯坦已確定將獲得中國的殲-35隱身戰斗機,并配套引進空警-500預警機和紅旗-19反導系統。 顯然這樣的大手筆已經意味著巴基斯坦作戰力量在未來進一步增強,那這對印度意味著什么呢?
這意味著即便印度獲得蘇-57,巴基斯坦仍能依靠殲-35+預警機+先進導彈的體系化作戰能力,在空戰中占據主動。印度寄希望于蘇-57壓制巴基斯坦的殲-10C,但巴基斯坦的應對策略可能更加致命——殲-35隱身戰機的快速列裝。目前,中國已量產至少12架殲-35,并計劃向巴基斯坦交付40架。殲-35不僅具備隱身能力,還能與空警-500預警機、紅旗-19防空系統形成“偵-控-打”一體化作戰網絡,大幅壓縮印度戰機的生存空間。
此外,巴基斯坦的殲-10C已在實戰中證明其AI輔助作戰的威力,包括智能雷達分類、無人機協同、電子戰壓制等。若未來巴基斯坦將殲-35與殲-10C混編作戰,印度即便擁有蘇-57,也可能在體系對抗中處于下風。畢竟在現代空戰當中,已經讓全世界看到擁有電子探測與壓制能力的一方,往往在空戰當中擁有更強的優勢。而俄羅斯在這一方面顯然落后于世界,這一點已已經毋庸置疑。
面對印度與俄羅斯之間的軍事合作,中國的戰略考量是加速軍售還是靜觀其變?其實面對印度的大規模軍購,中國可能采取兩種策略:
第1. 加速向巴基斯坦交付殲-35,確保巴空軍在隱身戰機數量上不落下風。
第2. 強化巴基斯坦的防空與電子戰能力,如提供更先進的紅旗-19反導系統或升級版電子戰吊艙,以抵消印度S-400/S-500的威脅。
值得注意的是,中國向巴基斯坦出口殲-35不僅是軍事支持,更是對全球軍貿市場的戰略布局。殲-35的出口將打破美國F-35的壟斷,并進一步鞏固中巴“全天候戰略伙伴關系”。
因此,南亞空戰進入“隱身時代”,中巴仍占先機。印度購買蘇-57和蘇-35的舉動,標志著南亞空中對抗正式邁入“隱身戰機時代”。然而,由于俄羅斯軍工產能不足、印度本土化能力有限,蘇-57的實戰效能存疑。相比之下,巴基斯坦的殲-35+預警機+AI作戰體系更為成熟,中國也可能加快軍售步伐,確保巴方保持技術優勢。
這場軍備競賽的最終贏家,或許不是砸下百億美元的印度,而是擁有完整軍工體系的中國和其堅定盟友巴基斯坦。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