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紅品牌“棉密碼”衛生巾,正在陷入健康風波。
消費者集體送檢的檢測報告顯示,從2019年9月到2025年1月,多個批次的棉密碼茶氧夜用衛生巾、茶氧日用衛生巾等品類均檢出超高含量硫脲,其中一款棉密碼櫻花·舒緩型衛生巾的硫脲含量甚至高達16653.4679μg/g。
“棉密碼”是頂流主播辛巴(辛有志)在2017年自創的品牌,號稱“辛巴親自參與研發的第一款產品”,也是辛選集團旗下自營品牌,辛巴曾在直播中自稱有1000萬用戶。
“棉密碼”多個產品系列號稱采用茶多酚衛生巾芯片,主打抗氧化的效果。然而,新京報記者調查發現,“棉密碼”衛生巾芯片正是檢出硫脲的重災區。
衛生巾芯片為何會檢出硫脲?專家分析稱,硫脲有抗氧化劑的典型特征,且其價格低廉,不排除可能人為添加硫脲以替代成本更高的抗氧化劑茶多酚。有業內人士透露,這在行業內已不是秘密。
今年5月,王先生在自媒體上曝光“棉密碼”衛生巾添加硫脲,并組織消費者集體送檢。
▲今年5月,第一批消費者集中送檢“棉密碼”衛生巾,結果顯示,10份樣品中有7份檢出硫脲。受訪者供圖
上海復達檢測技術集團有限公司出具的檢測結果顯示,10份樣品中有7份檢出硫脲,其中棉密碼茶氧夜用衛生巾、棉密碼茶氧日用衛生巾、棉密碼櫻花·舒緩型迷你衛生巾的硫脲含量分別高達3732.2022μg/g、3201.9902μg/g、3204.7255μg/g。
▲記者獲取的另一份由上海復達檢測技術集團有限公司出具的檢測報告顯示,今年6月,某官方機構送檢的14份樣品中,“棉密碼”僅有一個批次未檢測出硫脲。
據梳理統計,上述送檢樣品涵蓋了從2019年9月到2025年1月生產的多個批次,僅有少數批次未檢出硫脲,其余樣品檢出硫脲的含量都在數十到數千甚至上萬微克每克不等。
“我認為這些數值是不太正常的。”長期研究硫脲的專家告訴新京報記者。衛生巾產品執行的國家標準中并無對硫脲的具體規定,但一個可以對比參考的標準是,同樣是與人體皮膚直接接觸的化妝品,《化妝品安全技術規范》(2015版)把硫脲列為禁用組成分,依據相關檢測方法HPLC的最低檢出限量值為1mg/kg。
硫脲,是一種在工業、農業、醫藥領域廣泛應用的含硫有機化合物,收錄在《危險化學品名錄(2015)版》中,序號為61852。這意味著其生產、儲存、運輸、使用和廢棄處置都需要遵守國家關于危險化學品管理的相關法律法規。同時,硫脲也被國際癌癥研究聯盟列為第3類致癌物。
▲“棉密碼”的產品頁面顯示,其采用的專利來自劉洲福名下的佛山市順德區州福慈鑫無紡布有限公司。圖源網絡
多位消費者疑似出現關聯病癥。新京報記者獲取的一份統計表顯示,有數百名“棉密碼”消費者曾提供產品使用后的反饋信息。有30余人自訴患有甲狀腺癌,同時反饋其他接觸硫脲的關聯病癥,均稱長期使用“棉密碼”衛生巾,并出示有多年購買“棉密碼”的訂單截圖。
統計表中,約35%的家庭中未成年女兒與母親長期共同使用“棉密碼”衛生巾;數百例消費者反饋紅腫瘙癢悶痘炎癥、婦科炎癥、皮疹蕁麻疹、甲狀腺功能異常、甲狀腺病變等硫脲關聯病癥;還有10例左右消費者自訴懷孕前使用“棉密碼”衛生巾,懷孕后出現了胎停、葡萄胎、新生兒甲亢等情況。
黑龍江省雙鴨山市的李英是在四年前開始購買“棉密碼”衛生巾的,她是辛巴的粉絲,辛巴的直播間承包了她家里大大小小的生活用品。“棉密碼”最初打動李英,就是那些名目繁多的實驗,“我看他直播間宣傳得那么好,還便宜。”李英說,“棉密碼”挺長時間才直播一次,所以每次直播李英都要囤上幾大箱,和女兒共同使用。
李英說,女兒17歲開始使用“棉密碼”,出現了瘙癢癥狀,經期也變得不正常,月經量很少,滿臉長痘,直到現在仍在調理。而李英則在2024年查出了甲狀腺癌,“我一開始只是覺得吃飯喉嚨噎,一查直接就是甲狀腺癌。”去年7月,李英接受了甲狀腺癌手術治療。
如果不是看到網傳“棉密碼”檢出硫脲的消息,李英壓根不會聯想到自己和女兒的情況,可能與“棉密碼”衛生巾有關,“我家里現在還有一大箱,不敢用了。”
北京某三甲醫院前主任醫師邢玲玲告訴新京報記者,消費者反饋的病例通常難以直接證明與產品使用有關。受個體差異、基礎疾病或其他暴露因素等干擾,需要通過更系統的醫學調查,依靠流行病學統計,如詳細的病史采集、實驗室檢查等,逐一排除感染、遺傳和其他藥物或環境因素可能致病的原因,才能更科學地判斷疾病與產品使用之間是否存在因果關系。
邢玲玲介紹,硫脲對人體的影響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第一是抑制體內一些酶活性,對甲狀腺激素合成產生影響,進而干擾機體的正常代謝;第二是在體內代謝過程中,可能引發氧化應激反應,促使自由基產生、合成增多,從而對細胞造成損傷;第三,干擾細胞功能,對多個器官和系統產生毒性作用。
邢玲玲提到,硫脲與甲狀腺疾病存在一定的醫學研究依據。硫脲本身具有一定毒性,皮膚接觸后可能通過角質層滲透進入人體,有研究表明硫脲及其某些衍生物在體內可能干擾甲狀腺激素的合成、運輸或代謝過程。相關研究表明,職業暴露與硫脲類化合物的人群調查顯示,長期皮膚接觸,可能增加甲狀腺功能異常的風險,不過具體的影響程度與接觸劑量、時間及個體差異等因素密切相關。
“硫脲有較為明確的生殖毒性相關研究結論。”邢玲玲說,大量動物實驗顯示,硫脲具有生殖毒性。人體研究方面,雖然由于倫理等因素限制,難以開展直接的人體試驗研究,但通過硫脲的職業人群流行病學調查發現,長期接觸硫脲的人群中,生殖系統相關疾病的發生率相對較高,如男性精子質量下降,女性月經紊亂和自然流產率增加等。
(為保護受訪者隱私,李英系化名)
來源 新京報
責任編輯 羅秋旭
責任校對 李鴻睿
主編 嚴云
終審 編委 李榮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