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陳述所有內容皆有可靠信息來源,具體資料贅述在文中結尾
在西方各國的支援下,原本被普京視為“閃電戰”的俄烏戰爭變得曠日持久,如今俄羅斯似乎要發起最后的沖鋒。
根據報道,如今俄軍開始重點攻打紅軍城,在40次沖鋒下一天殲滅1180名烏軍,不僅大量滲透到該城腹地,還在地下組建破壞小組進行行動。
反觀烏克蘭,在新總理斯維里登科上臺不足72小時,就連續燒下“三把火”,用“賣血續命”的方式想在俄烏戰爭中力挽狂瀾。
烏克蘭能擋的住俄軍的攻擊么?斯維里登科又用了什么方法來拯救烏克蘭?
命門失守
紅軍城絕非普通據點,這座10萬人口的城市扼守著頓涅茨克防線的咽喉,是烏軍東部補給線的核心樞紐,一旦此地失守,整條東部防線將如多米諾骨牌般崩塌。
而俄軍也一直緊盯著這處要塞,雖然在烏軍的駐兵下難以攻破,但俄軍卻用“消耗到包抄”戰術,成功讓紅軍城淪陷。
在從去年12月逼近城郊,到今年6月突然調頭猛攻東部的季米特洛夫鎮,再到7月殺出回馬槍,這種“打打停停”戰術,正是俄軍想通過多方向拉扯耗盡烏軍兵力的證明。
如今俄軍的滲透部隊從茲維羅沃方向撕開缺口,采用“先占點、待增援”策略,當他們在市中心建筑內架設機槍時,城外16萬俄軍主力已形成三面包圍,最近處距市中心僅3公里。
更致命的是雙線壓力,俄軍在季米特洛夫方向牽制烏軍預備隊,同時在紅軍城連續發動40次沖鋒,烏軍指揮系統瀕臨崩潰。
反觀烏軍,因為不清楚俄軍的行進路線以及友軍的位置,在圍剿俄軍時出現了很多誤傷隊友的情況,這種“自己人打自己人”的局面也讓戰況雪上加霜。
與此同時,烏克蘭總理也迫不得已走上“賣血續命”的道路。
新任烏總理的“三把火”
7月17日,39歲的尤利婭·斯維里登科在72小時內完成從提名到就任的全過程,成為烏克蘭史上最年輕總理。
尤利婭·斯維里登科
斯維里登科的上位絕非偶然,這位“礦換槍”策略的設計者,去年曾用扎波羅熱鋰礦開采權與美國置換15億美元軍援,她也是烏克蘭獨立34年以來第二任女性總理。
而此刻烏克蘭國債占GDP的156%,國防開支吞噬46%的財政預算,她在此刻上任如同接下“燙手山芋”,但這位39歲的女總統的理念和澤蘭斯基高度一致,都宣稱要和俄羅斯“打到底”。
新總理的雷霆手段在就任首日便顯露鋒芒,她的第一把火燒向官僚體系,軍需審批從45天砍到72小時,區塊鏈技術全程監控物資去向。
第二把火重組能源格局。經濟部與能源部強行合并,第聶伯河水電站被命令24小時保障兵工廠供電,代價是農村地區每天僅供電4小時。
第三把火押注資源杠桿,扎波羅熱鋰礦開采權被再次抵押,換取美國“海馬斯”火箭炮技術,基輔無人機創新園緊急集結60家企業,目標半年內將國產裝備率提升至50%。
這些措施,都是為了保證烏克蘭前線的武器裝備供應,避免士兵赤手空拳充當無意義的炮灰,如今烏克蘭士兵士氣低迷,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因為前線戰備短缺,根本沒有反擊的余地。
結語
隨著俄軍壓境,美國總統特朗普給出的最后通牒正在倒計時,若俄軍50天內不停火,將面臨100%的懲罰性關稅。
俄軍顯然試圖將這50天變為攻城掠地的黃金窗口,不僅在蘇梅州開辟第二戰場,還讓空降兵強攻金德拉季夫卡,恰索夫亞爾城區90%陷落。
如今的紅軍城內,烏軍仍在苦苦支撐,烏克蘭如今為了西方的援助,把剩下地底的礦藏和一代人的未來都投入賭注,實在是可悲。
信息來源:
1.西陸網2025.07.24《一天殲滅1180名烏軍!俄軍40次沖鋒打進紅軍城》
2.央視新聞2025.07.18《烏克蘭最高拉達同意尤利婭·斯維里堅科出任總理》
3.每日經濟新聞2025.03.29《最新!烏克蘭總統證實:烏方收到美國礦產協議草案,內容較之前“完全不同”!澤連斯基稱愿和普京直接談判》
4.東方財經雜志2025.06.05《烏克蘭與美國計劃今年內啟動礦產投資基金》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