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轉自:人民網-安徽頻道
近年來,六安市裕安區聚焦殘疾人急難愁盼問題,通過政策創新、服務優化和動態管理相結合的方式,構建起覆蓋全面、精準高效的殘疾人保障體系,讓惠民政策真正成為托起殘疾人民生的溫暖力量。
工作人員上門為殘疾人許健登記信息,辦理生活護理補貼。趙宇攝
在裕安區新安鎮李廟村,一場“送服務上門”的暖心行動正在改變殘疾人的生活。雙目失明的糖尿病患者許健,從申請到領取每月188元的生活護理補貼僅用一個月時間。“從填表到領補貼都是干部幫忙跑腿,這筆錢對撫養兩個孩子和贍養老人的我來說太重要了?!痹S健的感慨道出了全區14282名困難殘疾人和15312名重度殘疾人的共同心聲。當地通過建立“村申報—鎮審核—區發放”的綠色通道,將補貼發放周期壓縮至30天內,困難殘疾人生活補貼和重度護理補貼累計發放金額已分別達801.75萬元和854.63萬元。
當地鎮村干部上門進行服務,為殘疾人許健解釋有關政策。趙宇攝
裕安區的創新實踐不僅體現在速度上,更彰顯在服務溫度中。該區打破地域限制,努力實現殘疾人補貼“跨省通辦”“全程網辦”,讓在外務工的殘疾人通過手機就能完成申請。同時建立動態監測機制,每月與民政、衛健、殘聯等部門進行數據比對,今年已精準調整補貼對象1700余人次,確保不錯不漏。在精準識別的基礎上,配套實施無障礙改造、輔具適配、康復救助等“組合拳”,2024年投入45萬元完成260戶家庭改造,為2127名精神殘疾人提供藥費補助。
新安鎮工作人員指導殘疾人王務成在手機上辦理業務。趙宇攝
“我們既要當好政策的‘傳送帶’,更要做好需求的‘傳感器’?!痹0矃^民政局工作人員介紹,當地正在推進“15分鐘助殘服務圈”建設,通過整合就業培訓、文化服務、法律援助等資源,讓殘疾人共享發展成果。從“人找政策”到“政策找人”的轉變,從單一補貼到多維保障的升級,裕安區的探索為完善殘疾人社會保障體系提供了生動樣本。(趙宇 邵善東 李晨曦)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