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日報記者 唐歡 實習生 涂子瑜
“大哥哥,能在扇子背面寫上我的名字嗎?我要在旁邊畫上荷花!”7月15日,六安市裕安區月亮島社區云路書苑的教室里,7歲的鮑歡昕舉著木扇,對大學生志愿者許培越說。河北美術學院書法專業的許培越笑著接過扇子,筆尖在扇面上輕快游走。
今年暑假,共青團六安市委探索招募大學生志愿者并對接大學生支教團隊,結合大學生專業特長,開辦愛心暑托班,服務轄區鄉村希望小學學生、暑期家庭看護困難青少年、新就業群體青年職工子女等。課程內容不僅有師范類高校大學生提供的課業輔導,音樂、美術、體育等文體活動,還利用六安紅色文化和優秀傳統文化資源,開展革命故事分享、非遺手工制作、科普實驗等主題活動。
安徽中醫藥大學大二學生梅樂彤,也是云路書苑暑托班的“小老師”。她將自己所學的中醫知識轉換成課程,帶著孩子們做“五禽戲模仿秀”。“像小鳥一樣展開翅膀,對,就是這樣!”她邊示范邊講解,有孩子調皮地學起搞怪動作,引得全班笑成一團。這個在讀中醫康復專業的姑娘還準備了穴位圖,用卡通貼紙教孩子們認識“合谷穴”“足三里”,“既能活動身體,又能講點中醫知識,一舉兩得”。
在云路書苑暑托班里當“老師”的大學生志愿者共有6人,他們結合自身所學專業,與團市委相關工作人員溝通,最終制定出個性化課程。
“上海交通大學的支教團隊已經在2所鄉村希望小學開展科普課程。”團市委相關負責人介紹,共青團六安市委通過公開招募和對接,吸引了60余名返鄉大學生青年志愿者,來自上海交通大學、復旦大學等22名上海高校大學生組建的暑期支教隊伍;對接了20支大學生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團隊。團市委依托鄉村希望小學、社區青年之家和六安市青少年宮,共開辦7處愛心暑托班,目前累計服務2100余人次。
來源:安徽日報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