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轉自:人民網-青海頻道
高原的風攜著雪山的低語拂過草原,化作光影的世界,玉樹又一次將沉淀了一年的山河故事呈現在世人面前。7月24日,由中國攝影家協會、青海省文學藝術界聯合會、中共玉樹藏族自治州委、玉樹州人民政府共同籌備的第三屆中國野生動物攝影大展在玉樹市拉開序幕。
第三屆中國野生動物攝影大展在玉樹市拉開序幕。人民網記者 甘海瓊攝
兩年前,首屆大展在玉樹市開啟,數百幅作品吸引了千萬次關注。可可西里的藏羚羊、昂賽大峽谷的雪豹、隆寶灘的黑頸鶴……這些曾隱匿于高原風雪的生靈,首次以詩意的姿態進入大眾的視野。去年盛夏,第二屆大展再次在玉樹綻放光芒,鏡頭不僅捕捉到棕熊呵護幼崽的溫情畫面,更記錄下牧人與狼群和諧共處的場景。
“青海人與野生動物的故事幾天幾夜都講不完,紀錄片里呈現的只是一個縮影。”多年來,紀錄片《我住江之頭》的導演之一、著名野生動物攝影師奚志農帶領更多農牧民用鏡頭講述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故事。兩屆大展的成功舉辦,讓玉樹“野生動物王國”的形象深深扎根在人們心中。
游客在觀展。人民網記者 甘海瓊攝
過去一年,我也在玉樹的隱秘角落,追尋著那些光影中的足跡。可可西里深處,藏羚羊在雪地踏出足跡;青藏公路旁,藏野驢在夕陽下奔跑;曲麻萊的礫石灘,野牦牛群像移動的黑山;玉珠峰下,高原兔安靜覓食;昂賽大峽谷,巖羊在崖壁上跳躍……
這一季的鏡頭,不再追尋宏大的敘事,是夏日高山里盛開的鮮花,山間蜿蜒流淌的河水,草原上的候鳥棲息的濕地……這些被時光藏起的細節,在影像中展開,成為生命的軌跡。
藏野驢在夕陽下奔跑。人民網記者 甘海瓊攝
玉樹從來不缺令人驚嘆的故事!“我們不再追求‘捕獲’野性,而是學會‘接住’自然灑向人間的碎片。”策展人也為今年的大展,打上“標簽”。在展區,有的影像通過獨特光影,展現動物不為人知的一面;有的作品乍看平常,仔細端詳,能發現藏在畫面里的小生命,帶來意外之喜。正是玉樹這片靈動之地、野性之地,讓我們通過這些細微的瞬間,看到比任何壯麗的風景都更接近生命的本質,成了自然和生命的觀察者!
藏羚羊在雪原上覓食。人民網記者 甘海瓊攝
雜多縣昂賽鄉年都村,生態管護員更尕背著相機上了山。“這個是巖羊的糞便,還是新鮮的,說明它剛經過這里。”更尕指著山上的一處動物糞便說,昂賽是雪豹之鄉,巖羊就是雪豹的食物。或許真正的生態影像不在取景框里,而在自然法則中,人與自然的和諧共鳴中。
生態管護員更尕在巡山中。人民網記者 甘海瓊攝
當第三屆攝影大展的帷幕在七月的細雨中拉開,人們不再是自然的旁觀者,而是成為它悠長呼吸中的一部分——畢竟在江源玉樹,每一次快門聲都是大地的心跳,每一次對視都是生命的重逢,讓人類學會以平等的視角,與萬物共享這個星球的晝夜。(甘海瓊、李生健)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