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我們來說說美國和歐盟這場還沒開始就已經焦灼的“貿易握手戲”。
最新消息傳出,說美歐之間,原本吵得挺兇的貿易糾紛,可能快要“休戰”了。怎么個休法?據說雙方可能達成協議,美國要對歐盟商品征收15%的關稅,這個比例,聽著還行,比原來喊的30%溫和不少。
巧的是,美國本周剛剛和日本搞了個差不多的協議。也是15%。所以這次對歐盟,特朗普團隊是不是想復制日本模式?很多人都這么猜。歐盟方面也在考慮接受。因為如果不接受,特朗普那封“8月1號開始加稅到30%”的信,就不只是威脅了。
這事傳出來以后,市場反應倒是很靈敏。歐元兌美元直接拉升,美股也跟著起飛,道指漲超370點,標普和納指也都往上走。連芯片股的跌幅都收窄了,費城半導體指數一度刷了個日內高點。
不過注意,這個協議可還不是板上釘釘的。美方那邊立刻就降溫了。有美國官員就放話,說形勢隨時可能變化。而且白宮內部也有人出來說話了。特朗普的貿易顧問納瓦羅就表示:“拭目以待。”翻譯一下就是現在誰都別太激動,還沒定。
納瓦羅還特意補了一句,說這協議如果真有,必須包括美國能多賣點農產品和汽車給歐洲。意思很明確:不能光講關稅比例,還得看誰能從中得利。
于是就在納瓦羅說完話以后,歐元兌美元也跟著跳水,然后小幅回升,但總之,市場立刻就意識到這事還懸著。
再到美股收盤后,白宮官方聲明直接來了個定調,說媒體的報道是“臆測”。也就是說,除了總統本人,沒有人能說這協議要簽。白宮發言人Kush Desai明確講了:除非特朗普自己開口,否則其他關于協議的風聲都不算數。
這下市場反應也很真實,歐元兌美元立刻跌回了1.1770以下。
那歐盟就干等著特朗普發話嗎?當然不是。
歐盟這邊,早就在準備“反制大禮包”。什么內容呢?一旦美方真的從8月1日起開始征收高關稅,歐盟就打算對總值高達1000億歐元的美國產品征收30%的報復性關稅。
而且不是空喊口號,這個方案正在歐盟各國之間密集討論,計劃很快進入實操階段。第一波打擊目標包括波音飛機、美國汽車、波本威士忌等等——一句話:你敢動手,我立刻還擊。
歐盟委員會也說了,他們會把已經獲得批準的210億歐元關稅清單和720億歐元的新征稅計劃整合起來,形成一個完整的應對組合拳。這陣勢,可不小。
更有意思的是,德國和法國最近的態度也明顯變了,以前還想著談談,現在干脆聯手,準備啟動“反脅迫工具”(ACI),這是歐盟專門為應對貿易訛詐準備的重磅政策武器。可以說,歐盟現在態度很清晰:不是軟弱,是給你留面子;真翻臉,我們也不怕。
而在大西洋這頭,美國一些高官已經開始暗示歐盟:你們要想關稅低點,學學日本吧。
什么叫“學日本”?很簡單:出錢。
根據消息,日本為了拿到15%的關稅優惠,提出了5500億美元的對美投資計劃,甚至愿意設立專項基金。這就是美方想要的“創新融資安排”。換句話說:你愿意投錢,我就愿意降稅。
美國財政部長貝森特明確說了,日本拿到優惠,是因為他們愿意“提供新資本”,而且還是“全部新錢”。而美國商務部長盧特尼克也沒遮掩,說得更直白——日本“用錢買了”較低的汽車關稅。
而且日本這個方案并不是單方面送錢,它是基金投資,美方會決定投向哪些項目,日本只負責出資,不參與運營。美國要的,不只是投資額,還有主動權。
所以你看,美國高官話里話外都在暗示歐盟:想要低關稅,你們最好學著點。日本這套方案,可以復制。
問題是,歐盟愿不愿意學日本?這就不好說了。畢竟歐洲國家不像日本那么團結,說投就能投。而且歐洲一向對“用投資換政策”這事,敏感得很。
總結一下,美歐之間這輪貿易談判,說它是“接近達成協議”,有點太早。更準確的說法是:談得激烈,市場波動,輿論發酵,局勢懸而未決。
但有一點是肯定的:8月1日這個時間點,是個關鍵節點。如果之前談不成,那就真的得進入“誰打得快、誰打得狠”的階段了。
至于最終是“貿易休戰”還是“關稅大戰”,還得看特朗普最后的決定。而他呢,現在還沒發話。
所以接下來幾天,建議大家盯緊白宮,留意總統推特,也許下一條就能把這場博弈推向高潮。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