織密防溺水“安全網”
夏日炎炎,溺水隱患進入高發期。為切實保障人民群眾特別是青少年生命安全,南昌高新區以“時時放心不下”的責任感,迅速部署防溺水專項行動,建立“黨政領導牽頭、部門協作配合、屬地分級負責、家校協同聯動、社會積極參與”的工作機制,為轄區群眾筑起一道堅實的生命安全屏障。
直插一線,壓實防溺水工作責任
為切實推動高新區防溺水隱患排查整治,確保全區整體形勢穩定有序,近日,區領導帶領區黨政辦、高新公安分局、區教育中心組成聯合檢查組,以“四不兩直”方式深入一線,暗訪區內防溺水各項舉措落實情況。
檢查組直奔現場,先后察看重點水域防護設施、警示標識設置情況,詳細詢問暑期防溺水宣傳教育、巡邏值守等工作開展情況。針對檢查中發現的隱患漏洞,檢查組當場向責任單位反饋問題清單,提出具體整改意見,要求限期整改到位,全力保障群眾生命安全。
“家門口的清涼驛站” 7處拼裝泳池破解“野泳”難題
為從源頭減少野外游泳現象,南昌高新區創新思路,在昌東鎮巷口村、麻丘鎮長江村、艾溪湖管理處鄧坊村等7個水域風險較高、青少年集中的區域,因地制宜建設簡易拼裝游泳池。所有游泳池均采用拼裝式結構,安裝便捷、拆卸靈活,最快2小時完成安裝、2天即可投用,成本不到傳統游泳池的1%,被群眾親切地稱為“萬元池里的民生工程”。泳池設淺水區、配備持證救生員及全套設備,每日免費開放時段,村干部既當“安全哨”又開“小課堂”,講解防溺水知識。這種創新的舉措,既解決了孩子們暑期親水的需求,又從根本上消除了他們前往危險水域游泳的隱患。
“水花行動”護成長 技能培訓授以“漁”
南昌市公安局高新分局精準鎖定重點人群,通過系列舉措織密防溺水宣傳教育網:組織“小手牽大手”見面會,邀請家長共同參與,確保宣傳教育全覆蓋、無遺漏;聯合社區游泳館開展“水花行動”,為社區游泳愛好者及重點對象免費提供專業游泳技能與防溺水自救培訓;聯合教育部門深入校園,以案例警示、情景模擬、器材演示等形式普及防溺水知識。自今年4月以來,已開展安全課200余場,深入村(社區)對1894名留守兒童、外來務工子女等重點對象開展“點對點”培訓,讓安全理念真正入腦入心。
南昌高新區青少年防溺水工作以“線上+線下”雙線聯動模式開展,50名小白鶴志愿者通過入戶宣傳、直播宣傳等方式普及河道保護知識和防溺水常識,將防溺水安全知識從河岸延伸至網絡、課堂、家庭、河域周邊等場景,讓更多的青少年了解溺水的危險性。
“人防+技防”雙保險 織密水域巡查“天羅地網”
各鎮(處)全面摸排轄區內游泳池、戶外水域、河流灘涂等重點水域,整合村(社區)網格員、志愿者力量,安排專人值守重點水域,增加巡查頻次,對戶外戲水游泳、河邊釣魚等人群有效干預、及時勸離,并對相關人員進行警示教育。通過加強水域巡查,及時發現并消除潛在的溺水風險。同時,面對水域巡查人力有限、死角難消的困境,瑤湖派出所引入無人機技術,筑起堅實科技屏障。無人機搭載高清鏡頭,對湖泊、水渠等高危水域實施無死角高空巡查,高效覆蓋人力難以企及的區域。一旦發現野泳或危險嬉水,飛手可立即通過機載音響發出清晰響亮的遠程警示。
防溺水安全系著萬千家庭的牽掛,是各地各部門時刻放在心上的民生要事。南昌高新區正以實際行動踐行“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理念。這個夏天,一池清水、一堂課程、一次巡查、一句叮嚀,共同編織成守護生命的“安全網”,讓轄區群眾在享受夏日清涼的同時,更感受到看得見、摸得著的安全感。
供稿:區融媒體中心
編輯:周袤
審核:劉心怡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