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豬在天上飛,PPT在地上吹”,最近某車帝這場智駕測試,可算把國內車企的“遮羞布”給扯下來了。作為第三方權威機構,他們實打實測了36款主流車型的輔助駕駛能力,結果讓不少人大跌眼鏡——沒有一輛車能完美過關,甚至有40%的車連一項測試都沒通過。
現在智能駕駛早就不是新鮮詞了,它在開車時的重要性,差不多快趕上安全帶了。不管是跑高速還是在市區轉悠,不少車主都依賴這功能。國內新能源汽車市場火得很,大家也總愛給車企的智駕能力排個隊,網上經常能看到各種“梯隊排名”。
有意思的是,很多排名里,咱們國內車企的智駕水平都排在特斯拉前面,有的甚至把特斯拉擠到了第二、第三梯隊,看著可厲害了。
但老話說得好,“是騾子是馬,拉出來溜溜”。某車帝這次就搞了個真刀真槍的測試,模擬了六種高速上常見的危險場景:高速突然遇到事故車、施工路段碰到卡車、高速臨時施工、前車突然消失、高速入口被人野蠻加塞,還有突然竄出來的豬。這些場景都是開車時可能遇到的,能真實檢驗智駕系統的反應。
測試結果一出來,簡直是“全軍覆沒”。36輛車累計撞了200多次,沒有一輛能把六個項目全通過。更讓人意外的是,40%左右的車一項都沒通過,等于說遇到危險基本沒反應。三分之一的車只通過了“施工路段遇卡車”這一項,也就勉強能應對最簡單的場景。只有三分之一的車通過了三項測試,算是表現中等的。
就在大家以為所有車都不行的時候,特斯拉成了一匹黑馬。Model3通過了5項測試,就差“莽撞橫穿的豬”這一項;ModelX也通過了5項,在“高速臨時施工”這項栽了跟頭。對比下來,其他車要么只過一兩三項,要么更多項目沒通過,差距一下就顯出來了。
測試結果剛出來,央視就第一時間發了提醒,告訴所有車主:“握好方向盤,不要過度依賴輔助駕駛。”這話可不是隨便說的,畢竟測試里那么多車“翻車”,說明現在的智駕技術還沒到能讓人完全放心的地步。
作為普通消費者,可別被網上的聲音帶偏了。不管車企怎么宣傳自己是“第一梯隊”“行業領先”,哪怕是在高速這種相對簡單的智駕場景里,也沒法保證絕對安全。就像這次測試,有些被吹上天的車型,遇到加塞或者突然出現的障礙物,該撞還是撞。所以開車的時候,千萬別覺得有了智駕就萬事大吉,手不能離開方向盤,眼睛也得盯著路況,可不能走神打瞌睡。
而對于車企來說,更不能過度營銷。不管是宣稱L4還是L3級別的智駕,都不能把話說得太滿。汽車不是手機,壞了能修能換,開車關系到生命安全,一旦出問題就是大事。PPT做得再花哨,宣傳語喊得再響亮,不如把技術踏踏實實做好。現在的智駕系統還在發展階段,有不足很正常,但要是為了賣車故意夸大,那就是對消費者的不負責任。
可能有人會說,測試條件太嚴格了。但反過來想,馬路上的情況本來就復雜多變,比測試場景難應付多了。要是連模擬的場景都過不了,真遇到突發情況能靠譜嗎?網上已經有一些車企的粉絲和持車用戶出來“洗地”,質疑測試不公平,但不管怎么說,測試結果至少能說明一個問題:目前沒有任何一款智駕系統能做到萬無一失。
這次測試累計撞了200多次,這個數字挺嚇人的。這里面既有新勢力車企的熱門車型,也有合資、傳統車企的主打產品,所謂的“第一梯隊”也在其中。之前大家看車企的宣傳,總覺得智駕技術已經很成熟了,可實際一測才發現,差距還不小。
特斯拉這次表現突出,不是說它的智駕就完美了,只是在參測車型里相對更穩定。Model3和ModelX也有失敗的項目,說明它們也有改進的空間。其他車型,雖然通過率也不低,但在細節處理上還是不能小看特斯拉。
希望一些車企能醒醒,把精力放在技術研發上,而不是花在吹牛上。也希望消費者能更理性看待智駕功能,別被宣傳沖昏了頭腦。等什么時候智駕系統能輕松通過所有測試場景了,再談“放心使用”也不遲。現在嘛,還是記住央視的提醒:握好方向盤,安全第一。
【相關閱讀】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