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動現場 圖片來源:中國中鐵提供
中國中鐵攜手四川省打造的高端裝備產業首臺盾構機正式下線,并即將應用于歐洲高緯度水利工程。7月24日,下線活動在成都市新津區中鐵智能裝備制造基地舉行。
活動現場,作為全鏈首臺“四川造”土壓平衡盾構機——川山甲1號盾構機引人矚目。這臺盾構機擁有3.72米的開挖直徑,整機長度約135米,專為應對零下40攝氏度極端低溫環境下的永久凍土層施工難題而設計。其刀盤采用15.5寸滾刀,搭配小刀間距、大開口設計,結合主驅動和推進系統的強勁動力,在保障高效開挖能力的同時,有效防止結泥餅問題。
值得一提的是,該設備的主結構部件及電、液、流等系統,均選用耐低溫性能材料和元器件,并配置專用加熱設備,確保在極寒條件下仍能穩定運行,堪稱凍土施工領域的“穿山甲”。與此同時,在該制造基地完成的首臺再制造盾構機“中鐵502號”、大機配套等裝備產品同步亮相,展現出基地多元高端裝備的制造實力。
盾構機作為集機、電、液、氣、傳感于一體的大型自動化掘進設備,零部件多達1萬多個,一個控制系統就有2000多個控制點,被稱為“工程機械之王”,是名副其實的大國重器。
據介紹,川山甲1號盾構機在盾構機關鍵技術領域實現全面突破,構建起覆蓋控制系統、監測預警、施工裝備的全鏈條國產化體系。同時通過自主研發攻克了盾構機主軸承難題,掌握了國內外主軸承材料性能及設計準則。主軸承作為盾構機的“心臟”核心部件,“手持”刀盤旋轉切削掌子面并為刀盤提供旋轉支撐。經過疲勞試驗和大扭矩、超負載試驗,自行研制的主軸承各項性能已經超越進口主軸承,且價格僅為進口的60%,更重要的是,制造工期僅為進口四分之一。
中鐵智能裝備制造基地旨在打造西南區域首個全斷面隧道掘進機智能總裝產線,以建設“燈塔工廠”為目標,建成后將實現年產盾構機14臺、隧道施工專用設備50臺套、鋼結構50000噸,預計年產值達18億元,帶動就業超千人。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