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述:李露
故事來自生活中的瑣事,非紀實。如有雷同,純屬巧合,請勿過度理解。
長輩和晚輩吵架,大家會先入為主,說肯定是晚輩不對。父母說子女不孝順,大家也會覺得肯定是子女有地方沒做好,畢竟天下無不是的父母,怎么可能莫名其妙指責子女。但這些說法,其實很主觀。
客觀一點來說,長輩和晚輩,孰對孰錯,去了解爭執的前因后果就行。父母和子女之間,如果父母一碗水端平,沒有厚此薄彼,那么子女不孝順,可以指責。如果偏心眼,區別對待,又如何能要求不被偏愛的子女,很孝順呢?
更別提是要一輩子給被偏愛的兄弟姐妹,做“嫁衣”。所以我不覺得我不孝順,相反,我已經很孝順了。我爸媽顯然不這么認為,于是兩個人去告我。但結果和他們想要的,截然相反。震驚之后,又跑來道歉,求和。
我爸媽生養了我和弟弟兩個孩子,當時我家的家境其實還可以。或者說,養大我和弟弟,供我倆上學,那肯定是足夠的。但問題是,我爸媽心中只有我弟弟這個兒子,給兒子準備再多的錢,都不算多。所以我這個女兒,盡量少付出。
初中畢業后,我沒有繼續念書,而是外出打工。即使我成績很好,學校和老師愿意承擔我的學費和生活費,但我爸媽還是不肯。對于生意人來說,沒有進賬就是虧本。也就是說,即使我念高中不用花錢,但我要是去念書,就沒辦法打工賺錢。
等于是不能幫襯家里,在我爸媽看來,還是虧了。也就是說,不能給弟弟積累財產的事情,我爸媽都不會做。我沒哭,也沒鬧,接受了,很平靜。因為我很早就知道我爸媽偏愛我弟弟,也了解他倆的性格,鬧騰沒有用。
我是真的覺得我弟弟,是一個很有福氣的人。我需要花費時間和精力,各種努力打拼才能得到的東西,弟弟卻得來輕而易舉。如果弟弟能安于現狀,或者說踏實過日子,房子和車子,我爸媽都用我的彩禮,我結婚之前的工資,兩個人多年的存款,準備好了。
但我弟弟這個人,心比天高,還見不得別人好,尤其是見不得我這個姐姐好。所以他不愿意工作,想要創業。我爸媽當然支持了,我弟弟在他們心中,那可是全才。我和我老公能創業成功,我弟弟怎么可能不行。
不管我和我老公怎么勸說,弟弟都不聽。我說不是所有人都適合做生意當老板,尤其是我弟弟沒什么經驗,還好高騖遠。我苦口婆心,我爸媽卻非說我是見不得自己的親弟弟好。阻撓無果,這下好了,2年時間,房子和車子都搭進去了不說。
加上被朋友坑,我爸媽手里,僅剩不多的積蓄,也沒了。我和我老公在這過程中,也幫了不上忙,填進去不少錢,想要拿回來,不可能了。如果僅僅只是這樣,可能也就算了。結果我弟弟闖了這么大的禍事之后,還要鬧騰。
說女朋友不離不棄,要結婚了。結婚就要彩禮和婚禮,要婚房,這個時候,家里什么都沒有。我爸媽又開始打我的主意,讓我包攬這一切。我媽說,你有事業,有存款,還有2套房子。你就這么一個弟弟,幫忙讓弟弟把這個婚給結了。
我肯定不會答應,說難聽一點,我對我爸媽和我弟弟,真的已經仁至義盡了。我爸媽偏心眼,從小就對我不疼愛,結婚的彩禮全部留下了,卻沒有嫁妝。在我們這里,如果娘家留下了彩禮,卻沒給嫁妝,就算是買斷了生養之恩。
換一句話來說,以后父母的事情,都可以不用管了。至少在經濟上,不用管了。可我還是心軟,想著畢竟是親生爸媽。不僅每個月都給生活費,知道弟弟不靠譜,爸媽生病,都是我承擔所有開銷。
至于弟弟,除了房子和車,這里面有我的錢。后面幾年,我也時不時有幫襯。怎么說呢?如果我爸媽硬要和我用錢來衡量親情,我覺得我也還清了。結果我爸媽不認可我的付出,覺得都是應該,并且還不夠好。
見我就是不答應給弟弟買房買車,直接上門找我要撫養費。我爸媽甩出賬本,說:“養你24年,每年5萬,不算多吧,趕緊給錢,不然就去告你。”我看著賬本上,密密麻麻記著我小時候的每一筆開銷。就連吃了一顆糖,都要算錢。
我紅了眼眶,所以我以為的親情,都是虛幻的。從我出生的這一刻起,爸媽已經準備好從我身上要回付出,還要加倍。我徹底寒心,表示自己什么都不會管。爸媽去告我了,很有底氣,但他們忘記了,去告我,可不是他們撒潑鬧騰就能說了算的。
一切都要根據雙方的事情情況來,所以,到了后面,不僅每個月給爸媽這邊的生活費,從3000變成1000,我爸媽生病的開銷,以后我也只需要承擔一半,因為我還有一個有正常勞動能力的弟弟。
這下好了,我爸媽目瞪口呆,確認無法更改之后,趕緊跑來和我道歉。說不用我給弟弟買房買車了,只要生活費還是和之前一樣,萬一生病的話,還是我一個人承擔所有開銷就行。我笑了,說:“是你們先不要這份親情的,那我也不要了。以后就根據法院的判定來,該給多少給多少。”
我知道我爸媽后悔了,但后悔是這世上很沒用的東西。我已經死心,就不會再改變了。你們說,我狠心嗎?
圖片|網絡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