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色列的F-35戰機在敘利亞上空呼嘯而過,德黑蘭的核設施被歐洲制裁的大棒威脅,伊朗最高領袖哈梅內伊在這個節骨眼上,派出了自己的心腹"阿里·拉里賈尼火速飛往莫斯科。
(哈梅內伊心腹拉里賈尼赴俄,與普京會晤)
1、伊朗的"救命稻草"
看看最近中東的局勢就知道伊朗為何如此著急:以色列總理內塔尼亞胡一邊在聯合國揮舞著伊朗核計劃的"罪證",一邊已經讓空軍完成了對敘利亞境內伊朗目標的第N次"外科手術式打擊"。
更糟的是,英法德三國剛剛給德黑蘭下了最后通牒——要么放棄濃縮鈾,要么等著聯合國制裁大錘落下。這種四面楚歌的處境,讓伊朗高層不得不啟動"B計劃":尋找強力外援。
選擇俄羅斯絕非偶然。普京在中東的棋局上向來是"你打你的,我打我的"——敘利亞內戰期間硬是保住了阿薩德政權,在利比亞、也門等地也都有俄羅斯的影子。對哈梅內伊來說,普京就像是中東賭桌上那個總能翻盤的"賭神",雖然現在俄羅斯深陷烏克蘭泥潭,但瘦死的駱駝比馬大。
(哈梅內伊希望通過高層對話,獲取俄方支持)
據克里姆林宮內部消息人士透露,拉里賈尼此行帶著哈梅內伊的親筆信,內容絕非表面上的"交流地區局勢"那么簡單。
有分析認為,伊朗可能希望俄羅斯在三個方面伸出援手:提供更先進的S-400防空系統應對以色列空襲;在聯合國安理會為伊朗核計劃"擋子彈";甚至不排除秘密軍事合作的可能性。畢竟在2015年伊核協議談判最艱難時,正是俄羅斯的周旋讓伊朗獲得了關鍵喘息空間。
2、普京的"太極推手"
當拉里賈尼走進克里姆林宮那間著名的橢圓形辦公室時,普京臉上掛著標志性的神秘微笑。這場會面看似是"老友重逢",實則暗藏玄機。要知道,普京的日程表向來以分鐘計算,能擠出時間會見一個非國家元首的外國顧問,這本身就釋放了不同尋常的信號。
俄方事后發布的通稿堪稱"外交辭令教科書"——通篇都在強調"政治解決"和"地區穩定",但對實質性內容只字未提。這種"說了等于沒說"的表述恰恰暴露了莫斯科的兩難處境:一方面,俄羅斯確實需要伊朗這個中東支點。
(俄軍前線戰場上,有伊朗無人機的身影)
據統計,兩國2023年貿易額逆勢增長20%,軍工合作更是涉及無人機、導彈等敏感領域。但另一方面,俄軍在烏克蘭每天要消耗近2萬發炮彈,哪還有余力為伊朗"兩肋插刀"?
有趣的是,就在會談后48小時,俄羅斯國防部突然宣布將參加伊朗主辦的里海軍演。這個時間點選得相當精妙——既向西方展示了俄伊"肩并肩"的姿態,又避免了直接承諾軍事援助的風險。看看參演陣容就明白普京的算盤:派出的都是里海區艦隊的"老古董",最先進的也不過是服役20年的護衛艦。這種"既給面子又不傷里子"的操作,把俄羅斯"有限介入"的戰略展現得淋漓盡致。
3、伊朗的"求生游戲"
伊朗現在就像在走鋼絲——左手抓著搖搖欲墜的核協議,右手還要應付以色列的導彈威脅。德黑蘭這次派特使"千里送信",表面上是求援,實則是場精心設計的"危機公關"。
看看伊朗現在的處境有多尷尬:歐洲人拿著制裁大棒虎視眈眈,要求伊朗必須把濃縮鈾純度降到3.67%以下;以色列戰機隔三差五就往敘利亞的伊朗軍事設施扔炸彈;國內經濟更是一團糟,通脹率常年維持在40%以上。這種時候找俄羅斯幫忙,活像是病急亂投醫。
(伊朗需要先處理內部問題,以穩固國際地位)
但哈梅內伊這步棋下得妙啊!他讓親信帶著"口信"而不是正式文件去見普京,既給了雙方回旋余地,又在國際社會面前刻畫了"兄弟情深"。要知道,就在拉里賈尼出發前一周,伊朗剛試射了新型"法塔赫"高超音速導彈——這分明是在告訴莫斯科:我們可不是任人宰割的羔羊。
最諷刺的是伊朗的"核談判"策略。他們一邊跟英法德在維也納討價還價,一邊把濃縮鈾庫存增加到接近武器級的60%。不過德黑蘭可能忘了,現在可不是2015年——美國頁巖油產量翻了一番,西方對伊朗石油的依賴度早就今非昔比。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