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地時間7月23日,俄羅斯海軍開始了代號為“七月風暴”的大規模作戰演習,這場演習一直持續到27日,演習范圍覆蓋了太平洋、北冰洋、波羅的海和里海水域,范圍跨越地球約三分之一的海岸線,可謂規模宏大。
演習部隊涵蓋了水面艦艇部隊、潛艇部隊、海軍航空兵、岸防部隊等多個兵種。此次演習是由俄海軍總司令莫伊謝耶夫親自指揮,來自俄海軍多個艦隊大約1.5萬名軍人、150多艘軍艦和120架飛機參加了演習。如此大規模的兵力與裝備投入,足見俄羅斯對此次演習的重視程度,各兵種之間緊密協同,從不同維度展示了俄羅斯海軍的綜合作戰能力。
俄羅斯通過此次演習,首先是對自身海軍實力的一次全面檢驗。在不同的海域環境下,各艦隊需要應對截然不同的挑戰。比如在北冰洋,要克服極寒氣候與復雜海冰條件,檢驗艦艇在冰區的作戰適應性以及對北極航線的控制能力;在太平洋區域則聚焦反潛作戰,提升應對潛在海上威脅的能力;波羅的海則注重海岸防御體系的構建與完善;里海水域則測試高精度武器遠程的打擊精度,強化遠程打擊能力。那么,俄羅斯海軍通過多艦隊、多海域的協同演習,驗證了不同艦隊在復雜環境下的遠程協同作戰能力,確保俄海軍在面對各種情況時都能做出快速、有效的響應。
此外,這次演習具有極強的針對性和實戰意義。重點檢驗各艦隊對于高精度遠程武器、無人裝備以及現代武器的戰備水平。大家知道,在當今復雜的國際安全環境下,高精度遠程武器能夠實現遠距離精確打擊,是提升海軍作戰效能的關鍵力量。無人裝備則憑借其隱蔽性、靈活性等優勢,在情報偵察、目標打擊等領域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對這些武器裝備戰備水平的檢驗,有助于俄羅斯海軍緊跟時代步伐,適應現代海戰需求。
俄軍這次“七月風暴”演習主要有這么幾個突出特點:
一是展示俄羅斯能在多個戰略方向同時展開軍事行動的能力,向外界傳遞俄海軍力量依然強大的信號。當前,俄羅斯面臨著來自外部的諸多壓力與挑戰,通過展示強大的海軍實力,能夠向潛在對手傳遞明確的戰略威懾意圖。
二是對俄海軍自身實力的一次全面檢驗與提升。通過大規模、多海域、綜合性的演習,測試和驗證新式武器系統,發現海軍在作戰指揮、裝備運用、協同配合等方面存在的問題與不足,進而有針對性地加以改進。
三是演習指向性不言而喻。可以說,俄羅斯舉行這樣大規模的軍演,是對北約的有力回應。通過展示俄強大的軍事力量和先進的武器裝備,包括高精度遠程武器、無人裝備等,對以美國為首的北約發出警示:那就是俄羅斯有足夠的實力捍衛自身的國家安全與利益,任何試圖侵犯俄戰略空間的行為都將面臨嚴峻挑戰。
俄軍“七月風暴”演習,是俄羅斯在面對北約持續東擴、美國戰略圍堵等多重壓力下的有力回應,無疑讓世界重新審視俄海軍力量以及在全球戰略格局中的地位,這場演習不僅是對美國及其盟友的戰略威懾,也表明俄羅斯在復雜國際局勢下積極應對、主動出擊的戰略態度,成為全球戰略博弈中的關鍵變量。同時,也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周邊國家的外交決策,使他們在考慮與俄羅斯的關系以及參與西方陣營的行動時,不得不更加謹慎權衡利弊。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