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又是一條讓人感到悲哀的消息,為了掩飾責任,有些人都把文字游戲玩出花來了,但卻泯滅了良知。
昨天,很多主流媒體都轉發了一條消息,說是東北大學6名學生,在企業參觀實習時,不幸溺亡。溺亡,大家記住這個詞,等下我們再說。
實際情況是什么呢?根據中金黃金在今天發布的情況說明,事件發生在中金黃金控股子公司中國黃金集團內蒙古礦業有限公司烏努格吐山銅鉬礦選礦廠,當時有一批東北大學礦物加工工程專業大三學生在參觀學習生產過程中的浮選工藝。
學生們站在格柵板上,觀察下方浮選槽的工作情況。但是不幸的是,格柵板脫落,站在上面的人全都掉到了下面的浮選槽里,這里面都是礦石磨成的礦漿在攪動,用來選礦用的,密度和粘稠度都非常高,人一下去就像遭遇泥石流一樣,完全動不了,當場6個學生就遭到不幸,帶隊的老師受傷。
這是一起嚴重的安全責任事故,但公司方面和各大主流媒體,都紛紛采用了溺亡這個詞。什么叫溺亡,字面意義就是溺水身亡。一般人理解的溺亡,還有私自下河,溺水身亡的潛在意義。學生是學校組織的,經企業同意接待的,進到企業參觀學習的,肯定不是私自。事故的原因是設備出了問題,掉到了礦漿里遭遇不幸。礦漿里雖然有水,但跟我們理解的“溺水”還是有本質不同。溺亡這個說法也太輕飄飄了。
不是我在這里摳字眼,而是這個說法是在逃避責任。
浮選槽是一種大型的選礦設備,體量很大,在上面安裝有用于觀察的格柵板,只要嚴格按照規范,是不可能發生事故的。從該公司自己的發布來看,10天前才進行過安全檢查,一年前才剛剛更換過格柵板,怎么就掉下去了呢?前面的檢查和設備更換是不是形同虛設?大學生到企業參觀學習,企業要做好安全防護工作,現場有沒有陪同?有沒人提醒格柵板上規定能站多少人?超過之后有沒有阻止等等?
現在大學的教學模式,已經越來越強調產學研一體,未來會有更多大學生進入企業,需要學校和企業方面做好安全教育和安全保障,希望有關機構不要玩文字游戲,該問責問責,該處罰處罰,該賠償賠償,但不要斷了大學生到企業學習的路徑。
夫子曰:巧言令色,鮮矣仁。那些玩文字游戲來掩飾責任的,就是孔夫子所說的那種沒有仁義的人。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