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5年,享有“司馬遷之才”和“國士無雙”美譽的蔣廷黻博士走到了人生的終點。在生命的最后時刻,他默然不語,只是流下了兩滴淚水。
第一滴淚,是為他自己而流。畢生最大的愿望,是撰寫一部權(quán)威性的中國近代史,以此作為傳世之作。然而,由于政務(wù)纏身,這個宏大計劃始終未能實現(xiàn),僅僅留下五萬余字的提綱。
第二滴淚,則是為他的兩個妻子而落。他對與自己反目成仇、糾葛了18年的原配唐玉瑞,心中充滿歉疚;同時,對陪伴他走完人生旅程的沈恩欽,他擔憂她未來可能會孤苦無依。
無論作為學者還是從政者,蔣廷黻都是那位最耀眼奪目的存在,被譽為“魯?shù)钪械撵`光”。然而,這個在外人眼中極具洞察力的人,卻無法看清那些曾與自己最親密的人。
一、天才兒童到海歸博士:初登歷史舞臺
1923年春季,南開大學校長張伯苓的書桌上放著一份求職簡歷:
蔣廷黻,湖南省寶慶府人士。11歲入明德學堂接受西式教育。17歲赴美留學,在派克學院半工半讀期間,組織俱樂部并積極參與社團活動。
25歲進入哥倫比亞大學歷史系學習,并曾擔任美國東部各大學中國學生夏令會主席。
在華盛頓會議期間,參與“中國留美學生華盛頓會議后援會”,并負責英文刊物編輯工作。28歲完成論文《勞工與帝國》,獲哥倫比亞大學哲學博士學位。
張伯苓閱畢簡歷后略加思索,即拿起聘書鄭重蓋章,將蔣廷黻聘為南開大學歷史系教授。
年輕的蔣廷黻能夠成功應(yīng)聘成為大學教授,得益于他的天賦、努力以及些許運氣。
天賦:蔣廷黻自幼便展現(xiàn)出非凡記憶力,那些需要背誦并默寫全文的課文對他而言毫無難度。他常說:“我當時成了天才兒童?!遍L輩們也將他視作讀書的一塊好材料。
努力:成功離不開努力。17歲的蔣廷黻獨自赴美,由于學費不足,他選擇半工半讀,每日用三個小時體力勞動換取兩個小時學習時間。
在異國他鄉(xiāng),他因語言障礙和繁重工作感到困擾,并一度病重幾近喪命,但憑借堅韌毅力,他在養(yǎng)病期間堅持閱讀英文小說,從而攻克英語難關(guān)。
運氣:蔣廷黻早年的幸運不可忽視。他在幼年時被二伯視作可造之材悉心培養(yǎng),得到了良好的教育資源,否則很可能就隨父親去做小商人了。在長老會學習期間,蔣廷黻結(jié)識了林格爾夫人。
這位女士不僅為他安排好了赴美的一切事務(wù),還在生活中給予了諸多關(guān)懷。28歲那年,他以年輕博士的身份歸國,滿懷雄心壯志,準備在歷史舞臺上大展拳腳,這一刻無疑是他事業(yè)的巔峰起點。
二、特立獨行的學者
蔣廷黻進入南開大學后,從中國近代外交史入手,大量查閱史料,并積極搜集民間資料,以填補研究空白。
在南開的六年半時間里,他與學生一起進行實地調(diào)查,與那些埋頭寫書的教授截然不同。直到離開南開時,他才發(fā)表了一篇文章,但已在歷史界嶄露頭角。
1929年,清華大學邀請蔣廷黻擔任五年的歷史系主任。
那段時期,中國相對和平團結(jié),使得他能安心工作。學校資金充裕,他大量購買檔案用于研究,以至于書商們每周三都排隊等候,為他展示各自的書單,這成為清華歷史系的一道風景線。
文化人之間為了搶奪稀有書籍,有時不免施展“小詭計”。一次,國立北平圖書館館長袁同禮和蔣廷黻一起拜訪私人收藏家,兩人互相監(jiān)視著找資料,都聲稱對對方選中的書沒興趣。
分手后,蔣廷黻急忙趕回去買自己看上的小冊子,卻發(fā)現(xiàn)袁同禮已捷足先登,讓他不禁嘆息。
在清華五年間,蔣廷黻繼續(xù)深入研究中國外交史,并出版了《中國近代外交史資料輯要》兩卷。他意識到僅限于外交史太狹窄,于是將研究擴展到整個中國近代史領(lǐng)域。
有時,在故紙堆里發(fā)現(xiàn)前所未見的資料讓他欣喜若狂;有時則因長期沒有收獲而感到失落。正如他說:“我努力工作,有時因為偉大的發(fā)現(xiàn)而高興,有時因遇到意想不到的困難而失望。”
盡管作為學者非常稱職,但蔣廷黻并不是個“稱職”的教授,因為他從未專注于為本系招攬生源。一旦有學生申請加入歷史系,他總是給他們潑冷水,提醒他們讀歷史可能會長期貧窮。
他深知除非做出重大真?zhèn)伟l(fā)現(xiàn),否則很難成名,而畢業(yè)后的就業(yè)前景也不樂觀:雖然可以去中學教書,但待遇低、資源匱乏,不利于個人發(fā)展。
三、跨界游刃有余
九一八事變后,蔣廷黻在《獨立評論》和《大公報》上發(fā)表的文章引發(fā)廣泛關(guān)注,其中也包括了當時的重要人物——蔣介石。
蔣介石曾三度召見蔣廷黻,1935年,蔣廷黻毅然辭去清華大學歷史系主任一職,以獨立學者的身份加入國民政府,出任行政院政務(wù)處長。盡管他在政壇毫無背景,卻在此后的近三十年中活躍于政治舞臺。
蔣廷黻決定從政的消息傳開后,他的朋友們議論紛紛。有些人勸他三思而后行,認為政治圈如同火坑,一旦踏入可能會身敗名裂;還有人說那是一個泥潭,會玷污他的學者風骨。當然,也不乏因嫉妒而冷嘲熱諷者。
蔣廷黻自己卻有著不同的看法。他堅信“政治并非金錢堆砌的榮耀”,更將其視為一份工作,“和教書一樣充滿高尚意義”。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