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越陸軍首次聯合訓練在廣西某訓練基地拉開帷幕,現場懸掛的"攜手同行跨山海,并肩聯訓固和平"標語格外醒目。這場被命名為"攜手同行-2025"的聯訓活動,于北京時間7月22日正式啟動,標志著兩國陸軍邁出了軍事交流的關鍵一步。
儀式結束后,參訓的中越部隊迅速投入訓練。此次聯訓聚焦"聯合偵察、聯合打擊、聯合救援、聯合保障"四大核心方向,下設偽裝偵察、無人機偵察、實彈射擊等8個具體課目,采用混編合訓模式展開。值得注意的是,解放軍派出的并非重型合成旅,而是一支邊防合成旅,其裝備以輕型武器為主,未攜帶太多重型裝備,訓練科目也側重步兵基礎技能。
這種"保守"的安排并非偶然。作為中越陸軍首次聯合訓練,"攜手同行-2025"更像是一次"摸著石頭過河"的探索。中國作為東道主,需要先與越方建立基礎了解,避免直接切入高難度課目。邊防合成旅的選用正是基于這一考量——該部隊長期負責邊防任務,與越南陸軍有過聯合巡邏經驗,對邊境執勤環境更為熟悉,且雙方步兵訓練大綱均參考了解放軍傳統經驗,存在"師出同源"的共同基礎。
相較于同期中柬聯合舉辦的"金龍-2025"演習,此次聯訓的"看點"似乎稍顯不足。后者不僅動用了機器狗、直-20直升機、071船塢登陸艦等先進裝備,訓練科目也更復雜。這種差異背后,是兩國聯訓目標的不同:中柬演習更側重技術展示與實戰能力驗證,而中越聯訓則更強調"循序漸進"的交流。
盡管訓練科目偏向基礎,但解放軍仍在細節中傳遞了實力。現場展示的82毫米速射迫擊炮、猛士高機動車、191系列槍族以及手拋式、FPV無人機等裝備,雖非重型武器,卻在技術水平上領先越軍同類裝備。尤其是參訓部隊身著新式迷彩、使用最新191步槍,與部分邊防部隊仍裝備03式突擊步槍的現狀形成對比,凸顯了解放軍對此次聯訓的重視——既展示新面貌,又避免"過度炫耀"。
越軍方面也釋放了積極信號。其參演部隊全員使用自研的STV-380突擊步槍,而非傳統的AK系列或進口武器,這一選擇被視為越南擺脫"越戰老槍"、發展自主軍工能力的標志,也向解放軍傳遞了"獨立自主"的明確態度。
聯訓的最終目標,正如標語所言——"攜手同行跨山海,并肩聯訓固和平"。前半句強調兩軍了解與合作,后半句指向地區和平穩定。此次聯訓并非為了"秀肌肉"或制造差距,而是通過共同參與的步兵訓練,圍繞救援、保障等越軍短板領域展開交流,讓雙方在技戰術差距中自然形成認知,為后續更高規格的聯合訓練奠定基礎。
例如,越南陸軍在戰場急救訓練和后勤保障體系建設上存在不足,而這兩個領域正是此次聯訓的重點。通過共同訓練,越軍能直觀感受到解放軍的專業能力,同時雙方也能圍繞"師出同源"的步兵經驗展開深入討論,逐步縮小認知差異。
"攜手同行-2025"雖規模有限,卻傳遞了清晰的信號:中越兩軍正以實際行動力求相向而行,共同維護地區和平。可以預見,隨著此次聯訓的推進,未來兩國軍事合作或將邁向更深層次——或許下一次,越南陸軍將有機會與裝備更多新型裝備的解放軍合成部隊展開聯合訓練,共同探索邊境安全合作的新模式。
本欄目由軍事歷史作家運營,專注于軍情、軍史、戰史、國際關系研究,以專業視角為您還原全貌,帶來精彩細節。作品覆蓋圖文、視頻、音頻領域,歡迎關注以獲得更多精彩文史內容,也歡迎您點贊、評論支持,作者期待您寶貴的意見建議。本文未經許可不得轉載。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