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氣熱辣辣+臺風來襲
蚊子也“加班加點”搞事情
除了登革熱
最近廣東佛山還出現了
基孔肯雅熱
7月24日
廣東省愛國衛生運動委員會辦公室
發布關于開展
“清積水滅蚊蟲,共筑健康家園”
愛國衛生運動的倡議書
全文如下
廣大群眾朋友:
近期,我省部分地區出現登革熱、基孔肯雅熱疫情,危害人民群眾健康。這兩種疾病主要通過攜帶病毒的蚊蟲叮咬傳播(以白紋伊蚊為主,俗稱“花蚊子”),傳播快、危害大。為守護您和家人健康,廣東省愛國衛生運動委員會呼吁全省居民即刻行動,積極參與“清積水滅蚊蟲,共筑健康家園”愛國衛生運動,共建健康環境。
一、全民參與清積水。“無積水就無蚊蟲。”家家戶戶要動起來,每日抽出三分鐘,翻盆倒罐,清除花盆、飲水機、咖啡機、茶盤以及閑置的盆、罐、瓶、桶、廢舊輪胎等容器的積水,水養植物每3—5天換水并洗刷容器、植物根部或物理方式蓋好容器瓶口,清除、疏導美人蕉葉片、竹子斷口等易存水植物的積水,不給蚊子任何產卵孳生機會。同時,倡導各機關企事業單位帶頭落實“上班/下班一分鐘清積水”行動,員工在上班后或下班前,檢查并清理本人辦公區域及公共區域的小型積水容器,如花盆托盤、飲水機水盤、廢棄瓶罐、遮雨棚凹槽等。
積極參與社區、單位環境衛生整治活動,將每周五下午或固定時間確定為“蚊媒孳生地清理日”。屆時,大家共同清理房前屋后、陽臺天臺、綠化帶的垃圾雜物,疏通溝渠、下水道,掃除衛生死角,保持環境整潔,不給蚊蟲提供棲息、躲藏場所。
二、全方位做好個人防護。“每個人是自己健康的第一責任人。”家居門窗爭取安裝紗門紗窗,防止蚊蟲進入室內。睡覺時使用蚊帳,可有效隔絕蚊蟲。鼓勵使用電蚊拍、滅蚊燈等物理措施滅蚊,科學合理使用家用衛生殺蟲劑如蚊香、氣霧罐等化學方式滅蚊。外出時穿長袖衣褲,或裸露皮膚噴涂有效驅蚊劑,減少暴露被叮咬風險。
三、全社會共建健康環境。“每一位居民都是居住環境的守護者、監督者。”請人人自覺做好家庭及周邊環境的清潔滅蚊工作,人人爭當健康衛士。請各機關、企事業單位、學校、醫院、車站、市場、建筑工地、物業小區要嚴格落實主體責任,全面清理責任區域內的衛生死角、各類積水,配合做好專業消殺。每一位居民如發現蚊蟲孳生地難以清除或需要專業幫助,請及時向所在地社區(村)公共衛生委員會反映。若出現發熱、關節疼痛、皮疹等疑似登革熱或基孔肯雅熱癥狀,務必及時就醫并告知醫生相關流行病學史。
朋友們,登革熱、基孔肯雅熱可防可控。您的每一次動手,都是對病毒傳播最有效的阻斷,是對家人健康的守護,對城市安全的貢獻。讓我們立刻行動起來,從我做起,從家庭做起,從身邊做起,清積水、清死角、滅蚊蟲,用行動阻斷疫情,共同守護健康家園,共建共享健康廣東。
廣東省愛國衛生運動委員會辦公室
2025年7月22日
中國疾控中心研究員段蕾蕾介紹,近期,我國南方個別城市發生基孔肯雅熱輸入疫情并引發本地傳播。個人如果出現高熱、關節劇痛、皮疹的情況,尤其是有蚊蟲叮咬史或者疫區旅居史者,要立即就醫治療。
段蕾蕾說,基孔肯雅熱可防可控可治,主要通過伊蚊叮咬傳播,沒有人傳人跡象。臨床表現為發熱、關節痛等。有疫情的地方要迅速開展滅蚊行動,降低密度。
下面這份
“蚊子雙煞通緝令”
幫你認清敵人
科學防御
01
鎖定“雙煞”
登革熱 VS 基孔肯雅熱
什么是登革熱?
登革熱是由登革病毒引起,經伊蚊叮咬傳播的蚊媒傳染病。
潛伏期(從被攜帶病毒的蚊子叮咬到癥狀開始的時間)一般為1~14天,多為5~9天。典型癥狀為:
突發高熱
體溫可達39℃以上;
“三痛”
劇烈頭痛、眼眶痛、全身肌肉關節痛;
“三紅”
面部、頸部、胸部潮紅;
皮疹
四肢或軀干出現充血性紅疹;
其他癥狀
惡心、嘔吐、腹瀉、食欲不振等消化道癥狀;
嚴重者可發展為重癥登革熱,表現為嚴重出血、休克及重要臟器損傷,甚至危及生命。
什么是基孔肯雅熱?
基孔肯雅熱是由基孔肯雅病毒引起,經伊蚊叮咬傳播的蚊媒傳染病。
潛伏期一般為1~12天,多為3~7天。典型癥狀為:
突發高熱
體溫可達39℃以上,一般持續1-7天,伴有寒戰、頭痛、背痛、全身肌肉疼痛、惡心、嘔吐;
關節疼痛/關節炎
主要累及手腕和踝趾等小關節,也可涉及膝和肩等大關節,腕關節受壓引起劇烈疼痛是重要特征,通常1-3周緩解,部分病例關節疼痛可持續數月;
皮疹
多出現在發病后第2-5天,常見于面部、四肢伸展側;
極少數患者可出現出血、腦炎、脊髓炎等嚴重并發癥導致死亡。
02
傳播途徑
共同的“刺客”——伊蚊
伊蚊(白紋伊蚊/埃及伊蚊),俗稱“花斑蚊”。
“溫床”
小型積水容器!瓶瓶罐罐、廢舊輪胎、花盆托盤、水桶、樹洞、甚至空調滴水盤,都是它的“育嬰房”!
“行刺時間”
白天叮咬人,最愛在清晨(日出后1小時)和黃昏(日落前1小時)集中出動。
“行刺方式”
蚊子叮了病人再叮你,病毒就“到貨”!但不會人傳人!病人不接受你上門提貨,也不親自送貨,必須由蚊蟲快遞送達。
發病季節
與伊蚊活動高峰一致,在熱帶、亞熱帶地區全年需警惕,夏秋季風險最高。
03
防御指南
拒“雙煞”于門外!
想不被盯上?牢記“躲、清、防、報、行”五字訣!
避開蚊子“飯點”(清晨黃昏),少去樹蔭草叢、水池邊等蚊子大本營。
清除積水是關鍵!翻盆倒罐、清理房前屋后垃圾,水生植物勤換水并清洗根須(每周至少1次),讓蚊子“斷子絕孫”!
戶外盡量穿淺色長袖長褲,噴驅蚊液,家里裝好紗窗紗門,把刺客“拒之門外”!
積極配合社區滅蚊行動,看到公共區域有積水,立刻報給物業或社區!
旅行防護莫大意。去流行區前,查詢當地疫情,做好驅蚊防蚊準備。返程后14天內密切觀察身體,有癥狀迅速就醫并告知旅行史!
04
萬一中招了怎么辦?
目前無特效藥!但別怕,多數癥狀輕,可自愈。
核心對策:
對癥治療+休息
退燒止痛,多喝水。
嚴防傳播
發病期嚴格防蚊隔離,避免蚊子叮咬!
一旦出現發熱、皮疹、關節痛等相關癥狀
別猶豫,立刻就醫!
就醫時務必主動告訴醫生:
可能的蚊蟲叮咬史
近期活動范圍(公園、郊外或疫區)
近期旅行史
早診斷、早報告、早防蚊隔離
是保護自己、家人和社區的
頭等大事!
行動起來,清除積水
防蚊滅蚊
讓“雙煞”無處藏身!
**如有侵權請與本公眾號聯系**
來源 | 央視新聞、健康中國、健康羅湖、羅湖發布
編輯 | 劉睿珺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