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1年,在抗美援朝第五次戰役中,志愿軍第20軍58師在華川阻擊戰中,成功救下5個軍,立下大功,為何戰后卻先收到了志司的通報批評呢?
今天我們就來聊一聊,這場被譽為朝鮮戰爭兩大阻擊戰之一的,華川阻擊戰!
在抗美援朝第五次戰役中,有兩大阻擊戰非常重要,并稱為“西有鐵原,東有華川”。盡管在名聲上,華川阻擊戰或許稍遜于鐵原,但若論及戰略重要性,前者無疑更為關鍵。何以見得?試想,即便63軍在鐵原未能成功阻擊,志愿軍雖倉促撤退,但仍有部隊在縱深地帶構筑防線;然而,一旦58師未能在華川力挽狂瀾,阻擋美軍步伐,整個東線防線或將瞬間崩潰,第九兵團更將面臨前所未有的傷亡。
最直觀的可以從榮譽上體現,華川阻擊戰,58師共有11人榮獲志司頒發的“戰斗英雄”稱號,這一殊榮在抗美援朝戰爭中,唯有上甘嶺戰役方能媲美,遠超鐵原阻擊戰。這無疑從官方層面,彰顯了華川阻擊戰的重要地位。
那么,這場戰役究竟有多驚心動魄呢?讓我們將時光回溯至第五次戰役的第三階段。
1951年5月,志愿軍經過前兩個階段的浴血奮戰,雖取得重大勝利,但部隊已疲憊不堪,物資匱乏。鑒于此,志愿軍司令部于5月21日果斷下令,全線北撤休整。
美軍第八集團軍司令范弗里特,洞察到志愿軍后勤的困境,依據李奇微的“禮拜攻勢”理論,迅速調遣多支裝甲特遣隊,企圖利用高度機動性,切斷志愿軍退路,一舉殲滅其主力。
5月20日,范弗里特精心策劃,美第9軍向春川、華川發起猛烈攻勢,意圖突破后迅速分割志愿軍東西線聯系,進而圍殲東線的第九兵團。
5月27日8時,美軍先頭部隊——美7師第17團成功占領華川。這一突如其來的變故,對正在組織撤退的第9兵團及朝鮮人民軍而言,無疑是致命的打擊。他們已與前線的美第10軍激戰數日,人員、物資損失慘重,正欲逐步撤退,而華川的失守,卻徹底斷絕了他們的退路。
華川,作為志愿軍第五次戰役東線戰場的后勤樞紐,擁有眾多兵站和醫院。然而,誰也未曾料到美軍會如此迅速逼近,因此并未在此部署充足兵力。幸運的是,58師在撤退途中恰好經過此地。
5月27日清晨,當美軍向華川發起進攻時,58師已接近金化,距離安全地帶僅一步之遙。然而,師長黃朝天敏銳地察覺到危險臨近,周圍美軍炮聲隆隆,他立即命令偵查員前去查看情況,并下令部隊停止前進,召集干部商討對策。
面對突如其來的變故,許多干部感到困惑不解,紛紛表示:“我們是奉命休整,眼看就要到達安全地帶,為何要留下來?”然而,黃朝天卻深知其中的利害關系,他堅持要等待偵查員的消息,因為后面的第9兵團中包括行動緩慢的炮兵、兵站、醫院、傷員和物資。如果58師獨自撤退,后果將不堪設想。
不久,偵查員帶回一個壞消息:華川城內已發現美軍坦克和步兵,估計已失陷。58師的干部們一時陷入困境,部隊疲憊不堪,糧食彈藥短缺,如何應對這場突如其來的大戰?更何況,眼下并無上級命令,一旦戰敗,責任將由誰來承擔?
黃朝天在焦急中來回踱步,最終下定決心:打!如果58師不挺身而出,即將經過華川的第三兵團12軍、第九兵團27軍以及朝鮮人民軍第2、第3、第5軍團都將面臨滅頂之災。
為了十幾萬戰友的安危,黃朝天毅然決然地站了出來。他清點人數和物資后發現,58師僅剩9000余人,機槍彈僅剩一半,迫擊炮和火箭筒的彈藥也消耗了三分之二,火炮更是不足40門。而他們的對手卻是裝備精良的美軍和南朝鮮軍,總數高達2.8萬人,還擁有270輛坦克和550門火炮,空中支援更是如虎添翼。然而,英雄之所以成為英雄,正是因為他們敢于面對不可能的挑戰!
那么,這場戰斗該如何進行呢?被動防守顯然不可取,58師經不起持續消耗。因此,他們決定以攻為守,通過陣地反擊不斷打擊和遲滯敵人。5月27日,58師成功反擊華川得手,讓被困于北漢江以南的12軍得以順利撤退至安全地帶。
不久后,20軍副軍長廖政國緊急趕到前線,與黃朝天共同制定了“火力前重后輕,士兵前輕后重”的戰術部署。他們讓主力部隊守在高地兩側,少數兵力扼守公路兩側山頭的關鍵要點,利用山地層層設防,形成梯次大縱深防線。這是弱勢之下志愿軍的最佳應對策略。
28日,美軍主力抵達戰場,戰斗異常慘烈。一天的惡戰下來,一線的173團和174團遭受重創,58師被迫調上預備隊172團。然而,即便如此,58師依然堅守陣地不退半步,每一個陣地都與美軍激戰至最后一人。正是有了他們的堅守和犧牲,后續的志愿軍和人民軍才得以脫離險境。
58師在華川堅守了整整13天,讓美軍僅前進了4公里。雖然傷亡慘重,但他們始終保持著高昂的斗志。6月6日這天,172團3連成功反擊425高地并全殲美軍一個連隊,極大地鼓舞了士氣。戰至6月8日,60師趕到華川接替防御任務,美軍企圖一舉贏得戰爭的機會就此破滅。
58師不負使命,在戰斗中還盡力救助兄弟部隊。12軍、27軍落單的醫務人員和傷員都被58師帶回安全地帶,華川的兵站和醫院幸存人員也得到了他們的妥善安置。這無疑是一場奇跡般的勝利。
彭老總看到戰報后連連稱贊:“這支部隊能打硬仗、惡戰,能突擊又能顧全大局,是一支作風很硬的好部隊!” 宋時輪也連喊三個“好!”
然而,在志愿軍總部發出的通報中,卻先對58師提出了批評。這是為何呢?原來,在華川阻擊戰期間,58師發生了嚴重的集體違反俘虜政策事件。事情的原委還要從美軍占領華川說起。
如前所述,華川是志愿軍東線的后勤中心,擁有眾多醫院和兵站。當美軍進城時,三千多名醫生、護士、后勤人員和行動不便的傷兵來不及轉移。他們本應受到《日內瓦公約》的保護,然而美軍卻背信棄義,沖進醫院大肆屠殺傷員和阻攔的醫護人員。這種有組織的屠戮讓華川很快成為一片死寂。為了銷毀證據,美軍將尸體運往華川水庫,卡車整整運了一個下午。
當58師重返華川時,只見滿地鮮血卻不見遺體。通過極少數幸存者的口述,他們得知了美軍在醫院內犯下的滔天罪行。于是,58師的將士們憤怒了。在整個華川阻擊戰中,58師174團俘虜了50多名美軍士兵,但相關統計表中卻并未記錄這些俘虜。這就是志司通報中所謂的“嚴重的集體違反俘虜政策事件”。
事后,174團團長、副團長、參謀長等人都受到了處罰。然而,私下里很多人卻認為他們并無過錯。這其實也能理解,從私人感情上講,看到戰友被敵人如此殘忍地殺害,誰不想以牙還牙?但從部隊管理的角度來看,紀律是不可或缺的。如果隨意殺俘,必將引發更大的惡性事件。
盡管如此,58師的全體指戰員仍然值得我們敬佩和贊揚。他們都是真正的英雄!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