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地鐵向來擁擠,乘客們早已習慣了摩肩接踵的日常。
然而,這天早高峰的一節車廂里,卻因為一位大媽的幾句話,瞬間炸開了鍋。
這位大媽約莫五十多歲,染了一頭黃發,手里牽著一個七八歲的小男孩。
上車后,她環顧四周,見沒人主動讓座,臉色立刻沉了下來。
她低頭對孩子說:“看,這就是中國,在這兒沒人會給小孩讓座。”
言語間,滿是對環境的不滿,似乎為了彰顯自己的優越感,還又說了句:“在美國就不會這樣。”
當時車廂里人很多,站著的也不少,聽了她的話,不少人側目,眼神里露出不滿。
出國也不知道多長時間,說話中英文夾雜,處處給別人貼金,真把自己的根給忘了。
大家知道,坐地鐵并不是沒人讓座,而是讓座也需要有個過程。
正常情況下,除非年齡很大的老人,和抱著的嬰幼兒,會有人立即讓座,對于不是很急需的人,就需要等待,就如這個小孩,等了一會,就有人讓給了他座位。
按理說,孩子已經有座位了,大媽該閉嘴了吧。
她偏不,還說上癮了,看似對自己孩子說話,其實是在陰陽整個車廂里的人。
“在美國就不會這樣,真的要提升素質了,就是這樣的情況,讓人看不起。”
一位小伙實在忍不了,懟了一句:“你在美國那么好,回北京干什么?”
見有人接腔,大媽的話更密集了,連珠炮似地講:“我沒讓你接受我,我也不需要你接受我,我在講話,你干嘛要進入我的頻道,這是一種素質,你知道嗎?”
她繞來繞去,就一個意思,小伙沒給她兒子讓座,是沒素質的表現,她在表達不滿,小伙插了一句嘴,是侵犯了她的隱私。
真的很搞笑,在公眾場合,你那么大聲地說話,卻不讓別人表達感受,真是只許自己放火,不許別人點燈了。
一旁的大哥也看不下去,笑著調侃了一句:“你就適合在美國生活。”
大媽一時沒理解過來,還以為在夸她,面帶得意地回答:“對,我們是不在這里生活。”
講完,她還意猶未盡,又回過身懟小伙:“你不要用22點半的英語跟我說話,笑死人了,你在那才待幾年啊。”
言下之意,她才是有資歷的人,小伙的條件跟她根本無法對比。
她又說:“我告訴你,美國對華人的印象,就是你們這幫人弄壞的,不是說要給我小孩讓座,而是要給所有的小孩讓座。”
小伙都被氣笑了,回道:“是您帶過去的,我說實話。”
他坦言,自己坐在這里,又沒觸碰到大媽,跟對方也沒什么關系,他都不理解,為何大媽會盯上自己,一直在輸出。
大媽的理由很簡單,她在跟兒子說話,小伙子插了一句,就是不對,就是不尊重她。
本來很小的一件事,在她的咄咄逼人下,車廂里的很多人都看不下去了。
一位乘客說了句:“您要真講素質,就不會在公共場合大聲嚷嚷了,你在美國地鐵里也這樣?”
大媽一時語塞,臉色漲紅,明顯破防了。
“跟你有什么關系?有什么關系?”
她的聲音越來越大,目標對準車廂里的人,大聲說:“我說是我的事,你接話是你的事,我沒有道德綁架,做人要講素質好不好。”
有乘客懟了句:“人家想讓就讓了,不想讓也有不讓的道理,你沒必要指責,要真想坐,自己買車啊。”
大媽又被氣到了,惱羞成怒:“你又沒讓座,你嘰嘰歪歪干什么,關你什么事啊。”
一直到管理員過來,大媽還在大聲說出,面對管理員的勸阻,也絲毫沒把對方放在眼里,到底誰更沒素質,大家也是一目了然。
管理員害怕她情緒激動,擋在了小伙面前,大聲勸道:“你少說幾句,就啥事都沒了。”
聲音要小一點,根本壓不住大媽的吼聲。
盡管如此,大媽也不買賬,甚至掏出手機要報警,不知情的人還以為她受了多大的委屈。
事后,那位小伙發聲,稱很厭惡大媽的行為,出國幾年,就如此看不起國人,他看不下去才懟了幾句。
有意思的是,這位標榜很有素質的大媽,她竟然當著兒子的面,跟整個車廂的人吵架,而且喋喋不休。
而當時車廂里,還有位金發的外國人,一直站在車門處看著她,據車廂里的人透露,這個大爺跟大媽同行,應該是一起的。
真不知道這位大媽,到底想表達什么,想在乘客面前表達優越感,還是想在家人面前證明自己厲害?
反正經過她這么一鬧,大家都知道她的素質了,也沒什么值得優越的地方。
這場鬧劇,表面上是一場讓座引發的爭吵,實則暴露了一些人扭曲的優越感,以為在國外生活幾年,就有了俯視同胞的資本。
可真正的素質,從來不是靠貶低他人來證明的。
當一個人滿嘴文明社會,卻在地鐵上撒潑罵街時,所謂的高素質面具,早已碎了一地。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