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地時間2025年7月24日下午,一架載有49人(43名乘客,6名機組人員)的俄羅斯阿加拉航空公司的客機在遠東阿穆爾州騰達市附近墜毀,機上人員全部遇難。根據俄國遠東運輸檢察官辦公室負責媒體的助理阿蓮娜·克拉斯諾亞洛娃介紹,這架從哈巴羅夫斯克起飛的飛機于1點左右在騰達機場上空轉了兩圈后失去聯系。據相關部門調查,出事的飛機為1976年生產的安-24RV型支線飛機。為何這種近50歲高齡的飛機仍在服役?俄羅斯航空公司的飛機還敢不敢坐?下面我們來做個分析。
俄國官員介紹空難情況
一、空難詳情
根據俄國塔斯社報道,這架由安加拉航空公司運營的安-24客機,當時正執飛哈巴羅夫斯克-布拉戈維申斯克-滕達航線,飛機快到騰達機場時,第一次降落沒有成功,盤旋后準備二次降落,然后從雷達上消失。
俄國騰達市
俄國相關部門得知情況后迅速開展搜尋,最終在距離騰達市機場約16公里的森林中發現了燃燒的機身,經確認,機上人員全部遇難。
墜機地點
空難發生后,俄國總理米舒斯京迅速成立了一個專門委員會來處理此次空難,委員會由交通部長安德烈·尼基京領導,成員包括航空運輸局、緊急情況部、財政部、衛生部以及遠東地區一些政府要員。阿加拉航空公司總部所在地伊爾庫斯克州成立了以州政府第一副主席亞歷山大·蘇漢諾夫為負責人的事故處理小組。經調查,當時騰達市周邊無外敵襲擊信號,天空下著小雨,風速2米/秒,能見度為10公里,氣溫16度,天氣情況適合飛機航行。
至于飛機的狀況,根據調查,出事的安-24RV型客機為俄國國產支線飛機,
尾號為RA-47315,航班號為2G2311,客艙座位50個,在俄國執行短距離航線,該飛機1976年1月29日出廠,俄國航空部門給這架飛機發的適航證書到期日為2036年,該機以前曾出過故障受損。但西伯利亞航空研究所專家巴爾蘇科接受采訪時說,飛機壽命并非此次空難的主要原因,只要飛機符合適航要求就沒問題。
俄羅斯社會基金也開通了空難電話熱線,為墜毀航班的乘客和機組人員的親屬提供相關服務。該基金向受害者的家人和朋友表示哀悼,并準備及時提供該基金采取的所有支持措施,比如航空意外保險金、撫恤金、喪葬津貼以及傷殘福利。哈薩克斯坦、白俄羅斯、埃及等國領導人也向俄國表示哀悼。
目前,俄國航空運輸局局長正趕往現場,雅庫特、哈巴羅夫斯克等臨近州的救援人員也趕赴現場,極光航空、西伯利亞航空等其他航空公司正協助遇難者家屬趕往現場。
二、安-24是什么情況
上世紀50年代,蘇聯為了替換伊爾14型等過時的活塞螺旋槳式運輸機,開始由安東諾夫設計局研制安-24系列運輸機。安-24雙發渦槳中短程運輸機翼展29.2米,機長23.5米,機高8.3米;空機重量約13噸,最大起飛總重21噸,最大商載5.5噸;設計巡航速度450公里/小時,最大載重航程550公里,最大油量航程2400公里。該飛機配備兩臺伊伏琴柯AI-24A渦輪螺槳發動機,單臺功率1902千瓦,驅動一副AB-72型四槳葉恒速螺旋槳,槳葉和槳轂有電熱防冰系統;飛機標采用單一經濟艙布局,準載客量一般為44人或50人。
安24型客機
它于1958年首次試飛,1960年開始量產并投入使用,1963年9月進入航線使用,1978年停產。該機型共生產1100架,交付給蘇聯民航700多架,向12個國家的航空公司出口130架,前蘇聯、東歐、中東等17個國家的空軍裝備260多架。1970年,我國也向蘇聯進口過40架此型飛機,部分交付民航使用,還據此仿制了我們的運-7,上世紀90年代,安-24在我國民航全部退役。
安-24服役早期,憑借可靠的性能、較好的經濟性以及對不同機場條件的適應性,成為了蘇聯以及東歐一些國家重要的中短程運輸工具,廣泛應用于客運和貨運領域。然而,現在距離安-24首飛已過去67年,此次失事的客機機齡已49年,按照一般民航客機使用壽命(20-30年),此類“老爺機”早就應該退役。雖然在飛行小時數和飛行起降次數尚未達到極限的情況下,通過對飛機結構進行全面檢測評估,對關鍵部件進行更換、修復或改進,可以延長飛行使用年限,但老舊飛機的安全系數還是會大打折扣。
實際上,安-24飛機從上世紀90年代開始就空難不斷,先后出現空難或故障13起,造成數百人傷亡,其中包括1989年我國東航空難。俄國之所以讓這些“老爺機”繼續服役,是一種無可奈何的選擇,因為蘇聯解體后俄國經濟形勢一直比較差,航空公司缺錢,沒錢換新飛機。
三、俄國民航還安全嗎
俄國共有67家航空公司,其中活躍的約40家,擁有飛機約800架,實際使用數量更低,因為俄烏沖突發生后,空客和波音公司召回、禁飛了一些飛機,還有一些因缺少維修配件而停飛。目前,大航空公司用的多為空客或波音公司的飛機,小公司或俄國國內航線多用俄國自產的“蘇霍伊”“伊爾”“圖”等型號飛機。根據俄羅斯航空運輸局統計,其定期航班每百萬次出港的事故率為1.27,低于國際民航組織ICAO公布的全球數據(1.87),總體安全。
目前,俄國有4家比較大的航空公司,分別是:俄航、西伯利亞航空、烏拉爾航空、北方之星航空。
俄國四大航空公司標識
俄羅斯航空公司(Аэрофлот,Aeroflot),簡稱“俄航”,公司標識為一個帶翅膀的鐮刀錘子,有英文“AEROFLOT”或俄文“АЭРОФЛОТ”字樣,旁邊有飄揚的俄國白藍紅三色旗。俄航是俄羅斯最大的航空公司,總部位于莫斯科,該公司有171架飛機(2024年數據),機型主要為空客A320/330/350系列和波音737-800 /777-300ER等,主要運營俄羅斯國內110條航線和國際38條航線,對中國運營有至北京、上海、廣州的航班。
西伯利亞航空公司(Авиакомпания Сибирь,S7 Airlines),簡稱“西伯利亞航空”,公司標識為一個圓圈,里面寫著“S7”,總部位于莫斯科和新西伯利亞。西伯利亞航空運營著28架空中客車A320系列飛機、1架空中客車A310、2架波音767、4架波音737-400以及4架波音737-800飛機,主要營運俄羅斯國內及獨聯體國家間的航線,俄烏沖突爆發后,停飛國際航線,2024年恢復對北京和上海的航班。
烏拉爾航空公司(УральскиеАвиалинии,Ural Airlines),簡稱“烏拉爾航空”,公司標識為淺藍、深藍、紅色對鉤組裝成的三角圖案,下面有英文“Ural”字樣,總部設在葉卡捷琳堡。烏拉爾航空機型主要是空客320系列,主要運營俄羅斯國內和國際航線,對中國運營有至北京、哈爾濱、烏魯木齊、西安、三亞、廣州航線。
北方之星航空公司(Авиакомпания Таймыр,NordStar),簡稱“北方之星”,公司標識為十二條藍色尾巴組成的三角星,旁邊寫著英文“NordStar”,總部位于莫斯科。北方之星機型主要為波音737系列,主要運營俄國國內及部分國際航線。2025年4月19日,北方之星開通莫斯科至太原航線,7月6日,開通莫斯科至大同航線。
由于經濟困難,俄國航空公司飛機普遍比較老舊,所以每當飛機著陸時,乘客都要鼓掌給機組人員送去感謝。但總體而言,俄國飛行員技術一流,具有極端條件下操縱飛機正常飛行的能力,比如2019年烏拉爾航空客機在玉米地成功迫降。但俄國航空公司飛機的舒適性和安全系數低于中國是不爭的事實,因此,往返俄羅斯的同胞,建議盡可能選中國航空公司的飛機,在俄國國內旅行的同胞,建議盡可能選波音或空客機型,若訂票系統出現“其他機型”,建議認真查詢和評估。
此次俄羅斯安-24 客機失聯墜毀事件,無疑為全球航空業敲響了一記沉重的安全警鐘。盡管有諸多因素導致老舊飛機仍在服役,但安全始終是航空運輸的首要考量。對于航空公司而言,不能僅僅因為經濟利益或者運力需求而忽視飛機老化帶來的安全風險,在追求經濟效益的同時,必須加大對飛機更新換代的投入,逐步淘汰老舊飛機,引入更安全、更先進的機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