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俄羅斯衛星通訊社7月21日報道,俄羅斯總統普京剛提到推進邊境公路建設,俄羅斯總理米蘇斯京,已經抵達了遠東展開視察工作,而他此行第一站就來到了中俄邊境的口岸,在現場他強調了一句話,那就是全力增加運輸流量,擴大貨物范圍。看得出來,俄方最想要的,是中俄貿易不容有失,俄總理親自到訪,更是體現了對保障中俄貿易通道的急迫性。
俄羅斯總理米舒斯京,在年度遠東工作視察中,首站抵達的是俄中邊境的阿穆爾州卡尼庫爾干公路口岸。該口岸是連接中國黑河市的核心貨運樞紐,自2022年開通以來,通過新建的布拉戈維申斯克-黑河大橋的跨境車輛已超17萬輛,2025年危險貨物運輸量同比激增147%(如液氦、液化石油氣)。米舒斯京此行重點檢查了臨時貨運方案的運行效能。
其實,俄方如此注重與中國的貿易,也是出于幾方面原因,其一是歐洲貿易斷崖式下跌,俄烏沖突后,俄羅斯與歐洲貿易額占比從2019年的41%驟降至2024年的11%,遠東口岸成為俄經濟命脈替代通道。
而且中俄貿易具有壓艙石作用,2024年中俄貿易額達2448億美元(同比增長1.9%),占俄外貿總額的34%,但能源占比畸高(俄對華出口70-80%為油氣),需多元化突破。
米舒斯京此次“督戰”邊境,實為保障能源外輸與工業品進口的“雙循環”安全。
其二,西方的制裁,倒逼中俄突圍,歐盟第18輪制裁直擊俄經濟命脈,對中俄貿易構成限制,45家俄銀行被SWIFT切斷,兩家接入俄SPFS系統的中資銀行遭牽連,在此背景下,米舒斯京親赴口岸,意在加速本土化解決方案落地,如擴建鐵路、邊境倉保稅貼標等。
而本次米舒斯京的到訪,也意味著俄方將“拼盡全力”,要知道,卡尼庫爾干口岸的“臨時方案”,暴露出俄方基建短板。俄副總理特魯特涅夫此前訪華時,已提議在黑瞎子島新建邊境口岸,獲中方支持,待普京批準。此舉將聯動中國東北與俄遠東資源,打造“黃金通道”。
不過,短期陣痛還是不可避免,歐盟二級制裁,如特朗普威脅對俄油買家征100%關稅,將迫使中國平衡能源進口,2025年俄油在華份額或從15%降至13%,沙特原油很可能填補缺口增12%。
米舒斯京的邊境之行,既是俄方對“貿易生命線”脆弱性的危機響應,更是大國博弈下“向東轉”戰略的生死時速。當歐盟制裁重錘砸向金融與能源命脈,中俄邊境的每一列油罐車廂,都在為后美元時代的新規則投下種子。
然而,俄方若無法在基建效率,如黑瞎子島大橋拖延、市場規則上匹配中方節奏,這條“東方生命線”仍將風雨飄搖。正如俄媒所言,卡尼庫爾干口岸的17萬次車輪轟鳴,載著“被迫轉型的跨國供應鏈與新秩序的種子”,俄方期待的遠東大開發的結局,或將重塑歐亞大陸的經濟版圖。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