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的草原本該是藍天白云牛羊成群的美麗季節,可內蒙古烏努格吐山礦區的天空卻被陰云籠罩。7月23日上午,東北大學6名大三學生跟著老師參觀選礦廠浮選工藝時,腳下的格柵板突然斷裂,七人瞬間墜入12米深的浮選槽。礦漿里翻滾的不僅是礦石顆粒,還有強腐蝕性藥劑和致命的硫化氫氣體,短短一分鐘,六個鮮活的生命就被吞噬。消息傳來,家長們癱坐在地,其中一位母親顫抖著說:“我家孩子才21歲,剛拿到保研資格啊……”
這場悲劇撕開了安全生產的遮羞布。有學生透露,事發前廠里剛開過安全生產會議,PPT上“生命至上”四個大字還歷歷在目,可現場既沒有安全員提醒風險,也沒有任何承重標識。更諷刺的是,這家企業今年2月剛發過推文,宣稱“浮選車間順利完成格柵板更換,全年零事故”,配圖里的紅色橫幅拉得比礦坑還寬。誰能想到,所謂的“零事故”不過是把隱患藏進了檔案柜——早在2023年,內蒙古應急管理局就曾責令該廠整改格柵板銹蝕問題,限期三個月,可一年多過去了,板子還是銹斷了。更加諷刺的是這家公司于2023年申請的“一種浮選機的浮選槽結構”曾獲專利授權。
網友們炸開了鍋:“這哪是意外,分明是謀殺!”有人翻出行業標準,按規定格柵板每平方米應承重800公斤,七個平均體重65公斤的人站上去,理論上只用到六成安全系數。可現實是,板子一側的角鋼焊縫存在陳舊性裂紋,企業更換時竟沒做無損檢測。更讓人憤怒的是,救援過程堪稱荒誕:從掉落到全部撈上來用了47分鐘,而浮選槽里的礦漿密度高達1.6,比沼澤還粘稠,人掉進去連泡都不冒,所謂的“全力施救”不過是打撈尸體。有網友痛批:“他們撈的不是人,是企業的臉面。”
六個家庭的天塌了。重慶男孩劉林是村里第一個985大學生,父親常年在外開大貨車,全家省吃儉用供他讀書。他剛拿到保研資格,朋友圈置頂動態還停留在去年冬天:“天氣很好,心情很糟”。誰能想到,這句無心之語竟成了遺言。另一位遇難學生的表哥透露,輔導員最初竟想隱瞞死亡消息,直到家屬趕到現場才被迫承認。這些來自小鎮的“做題家”,原本想著畢業后去非洲修銅礦,三年就能寄回十萬塊給家里蓋新房,如今新房地基還沒打,人卻永遠留在了礦漿里。
更令人心寒的是,這樣的悲劇本可避免。有礦物加工專業學生指出,浮選槽屬于高危區域,平時除了檢修根本沒人靠近,可當天實習的學生加老師足足51人,把車間擠得滿滿當當。德國工科生進工廠前要完成上百小時安全培訓,日本企業給訪客配備GPS定位報警器,反觀我們,學生連礦漿成分都不清楚就被帶進廠,連最基本的安全帽和安全繩都沒配備。有網友質問:“學校把實習當任務,企業把參觀當秀場,難道學生的命就不是成本?”
事故發生后,中金黃金發布的致歉聲明被網友批為“模板化表演”:“沉痛哀悼”“啟動預案”“及時披露”,卻只字不提格柵板為何斷裂、救援為何遲緩。更諷刺的是,企業分管安全的副總經理、車間主任等三人已被刑拘,而東北大學也暫停了所有礦山實習,可六個家庭的傷痛,又豈是問責幾個人就能撫平的?
按照《民法典》,6名學生的死亡賠償金總額約590萬元,平均每人不到100萬。網友算了筆賬:北上廣一個衛生間的價格,就能買斷一個985大學生的一生。更可悲的是,這筆錢大概率由保險公司支付,企業的安全預算依然結余,因為“省下了”六塊新格柵板的錢。年底總結會上,PPT可能還會寫著“全年零工亡”,畢竟實習生不算“工”。
這場悲劇讓“農林地礦油”再次成為輿論焦點。有人說,選擇這些專業就像在鋼絲繩上走鋼絲,可誰又能想到,連鋼絲都銹斷了呢?當“安全第一”淪為口號,當“生命至上”變成PPT上的裝飾,事故永遠在趕來的路上。六個孩子用生命寫下的血書,不該只是又一輪“運動式排查”的由頭,而應成為全社會重新定義安全的起點——因為最好的悼念,是讓這樣的悲劇永不重演。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