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 意
中國人民大學國家發展與戰略研究院教授
距離“十四五”規劃收官還有5個多月,這五年里,咱們的生活到底變了多少?城市里人們創業、辦企業更方便了,農村里鄉親們的“致富路子”更寬了,出門坐高鐵更快了,連手機支付、看病就醫都添了新便利……中國人民大學國家發展與戰略研究院方意教授最近梳理了“十四五”以來的發展成就,用實實在在的變化告訴大家:這五年,咱們的日子確實更紅火了。
01
改革讓市場活了,老百姓生活更踏實了
“開公司不用跑斷腿,辦業務在家就能搞定”,這是不少創業者對“十四五”期間改革最直觀的感受。方意教授認為,這五年體制機制改革就像“拆墻鋪路”,把擋在市場前面的壁壘清掉,讓大家干事沒有后顧之憂,更有奔頭。
最明顯的是營商環境的變化。國家發展改革委迭代發布5版市場準入負面清單,清單事項從151項減到了106項,集中清理4218件妨礙全國統一市場和公平競爭的規定和做法。 “當場拿到備案結果,醫養中心馬上就能投入使用了!”曲阜市吳村鎮醫養中心備案登記經辦人星亮感慨道。得益于“醫養結合機構運營一件事”集成服務,吳村鎮衛生院內設養老機構的備案登記高效完成。更讓民營企業安心的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民營經濟促進法》首個判例的出現,就像給企業家吃了“定心丸”。“以前總擔心不公平競爭,現在有法律撐腰,敢放心投錢搞創新了。”北京豐臺區一家從事無人機研發的民營企業負責人表示。
國企也變了樣。不少老廠房經過合理改造,成了科創園、產業園。比如沈陽一家老牌機床廠,引入互聯網企業合作后,生產線智能化改造,新產品上市速度比以前快了一倍。方意教授表示,混合所有制改革讓國企“身段更靈活”,在市場上拼得過、立得住。
這五年,找工作、漲工資也有新變化。“十四五”以來,每年城鎮新增就業穩定在1200萬人以上,為民生改善提供了基礎支撐。2024年,三次產業就業人員比重分別為22.2%、29%和48.8%,服務業吸納就業的作用顯著增強。安徽省六安市舒城縣春秋鄉64名女性在政府組織的技能培訓后,成了育兒嫂能手。學員紛紛感慨:“村干部每天接送我們,還把大家的需求記在小本本上,比自家親戚還上心。”
02
大工程修到家門口,生活更順了
2024年12月25日,石樓人民期盼已久的汾石高速正式通車運營,石樓縣結束了不通高速公路的歷史。石樓縣羅村村民表示,“以后出門打零工也能更快更方便了!”“過去要花3個小時才能到孝義市,現在時間縮短了一半”。這正是“十四五”102項重大工程帶來的變化。這五年,全國新增高鐵里程超1萬公里,相當于繞地球四分之一圈,不少地級市第一次通了高鐵。
能源方面的變化更實在。家里的電費單上,“綠電”占比越來越高——現在新能源發電裝機量超過了煤電,相當于多了20億棵樹的減排效果。河南省鶴壁市三家村“97后”女村主任張桂芳回村創業,把三家村變身為彩虹村。在她的帶領下,村民們在屋頂安裝上光伏板,雨天擋漏、夏日隔熱,更不知疲倦地把日光轉化為電能供家電使用。村民算過一筆賬:自家用電成本直降大半,多余電量并網還能按月進賬。
農村的變化藏在細節里。全國農村公路總里程超過464萬公里,路網密度較“十三五”末提升23.6%,實現了具備條件的鄉鎮、建制村全部通硬化路,“外通內聯、通村暢鄉、客車到村、安全便捷”的農村交通運輸網絡基本形成;自來水普及率達90%,甘肅定西的老鄉們再也不用挑水喝了;51.2萬個行政村通了寬帶,陜西秦嶺深處的果農靠直播賣獼猴桃,去年收入翻了番。
方意教授指出,這些大工程不光“補短板”,還在“鍛長板”。5G基站建到了村里,偏遠地區的群眾用上視頻電話了;人工智能產業園落地后,不少大學生不用去一線城市,在家門口就能進科技公司上班。
03
外企來得更多,咱們的選擇也更多了
2025年,春運期間(1月14日-2月22日)海口海關共監管離島免稅購物金額66.1億元,免稅購物人數81.8萬人次,購物件數564.2萬件。這背后是“十四五”期間對外開放的加速。這五年,外資來得越來越多,僅制造業就取消了所有準入限制,累計外商直接投資達4.7萬億元,比“十三五”時期增加了約一成。
高技術產業成了外資“香餑餑”。“杭州六小龍”等一眾中國科創企業火爆“出圈”,中國已成為全球領先的創新生態系統之一,不僅以占全球60%的人工智能專利居世界首位,還在自動駕駛商業化應用等領域引領全球發展。在2025年夏季達沃斯論壇期間,外資企業代表紛紛對中國風能、太陽能、電動汽車、人工智能、具身機器人等領域產生濃厚興趣。有外資企業代表表示,中國已構建起規模龐大的綠色工廠體系,并持續以技術合作、標準輸出、產業鏈協同等多元方式賦能全球綠色轉型。半導體、新能源汽車這些時髦領域,外資投得格外積極。
服務業也添了新活力。外資金融機構多了,理財選項更豐富;外資物流企業進來后,網購海外商品最快3天就能到。
7月3日,阿拉山口跨境電商產業園貨場內,一輛輛大型貨車整齊排列。工人們熟練地在貨物間穿梭,將一箱箱貨物從倉庫搬運到貨車上整齊擺放。今年,阿拉山口跨境電商新業態呈現出蓬勃發展的良好態勢。
“正是看中這里的發展優勢,公司選擇在此落戶。”新疆華貿國際物流有限公司操作主管崔濤表示,“在阿拉山口換裝和報關,最快半天就可以出境,送達時效非常快。目前,我們已與多家大型電商企業建立了長期穩定的合作關系。”
方意教授認為,外資不光帶來了商品,更帶來了新想法。“就像奶茶店開多了,各家都得琢磨新口味,最終受益的是老百姓。”
04
科技跑得更快,生活添了新便利
“坐國產大飛機出門,比以前踏實多了!”今年春天乘坐C919飛機從上海飛北京的商務人士張先生說。這五年,科技和產業的融合就像“給生活加了加速器”,從天上的“嫦娥六號”到地上的新能源汽車,變化看得見、摸得著。
研發投入多了,成果也多了。2024年全社會研發經費投入規模比“十三五”末增長近50%,增量達到1.2萬億元;研發投入強度提高到2.68%,接近OECD國家平均水平。“每萬人口高價值發明專利擁有量”是“十四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的主要預期性指標之一,截至今年6月已經達到15.3件,提前實現“十四五”規劃預期的12件的目標。不少以前“卡脖子”的技術,現在咱們自己能搞定了。在高價值發明專利中,戰略性新興產業專利占比較高。截至2025年6月,我國戰略性新興產業有效發明專利擁有量已達147.2萬件,是“十三五”末的2.2倍,占高價值發明專利總量的七成左右。
新能源汽車成了“國民單品”。路上跑的新能源車越來越多,充電40分鐘能跑200多公里,價格比燃油車還實惠。河北保定的出租車師傅老李算了筆賬:“換了電動車,每月油錢省2000多,三年就能回本。”
科技還悄悄改變了老行業。山西的煤礦用上了5G智能開采,工人在辦公室就能操作機器;浙江的服裝廠靠人工智能設計款式,新款上市速度比以前快了三倍。“以前覺得科技離咱遠,現在廠里的機器都‘會思考’了。”工人王師傅笑著說。
05
收官看啥?未來咋干?
“十四五”規劃收官,得看看哪些變化最實在。方意教授認為,不光要看GDP增長,更得看老百姓的“獲得感”:就業穩不穩,工資漲沒漲,看病方便不方便,空氣好不好。
比如綠色發展,不能只看減排數字,更得看藍天白云多了沒;科技創新,不光看專利數量,更得看手機充電快了沒,種地省力了沒。“就像考試不光看分數,還得看身體好不好、精神狀態飽不飽滿。”
對于未來的規劃,方意教授覺得有三條經驗得記牢:一是多聽老百姓的想法,比如建公園、修菜場,得問問大家需要啥;二是計劃得留有余地,就像出門帶把傘,遇上風雨不慌;三是得盯著長遠,比如現在種的樹,十年后才能乘涼。
這五年,從開公司的門檻降了,到高鐵能直達老家;從進口商品更便宜,到國產手機越來越好用,變化藏在柴米油鹽里,印在每個人的笑臉上。“十四五”規劃收官不是終點,而是新的起點——日子會越來越紅火,這是看得見的未來。
文章來源:中宏網
微信編輯:張菁菁
人大國發院是中國人民大學集全校之力重點打造的中國特色新型高校智庫,現任理事長為學校黨委書記張東剛,現任院長為校長林尚立。2015年入選全國首批“國家高端智庫”建設試點單位,并入選全球智庫百強,2018年初在“中國大學智庫機構百強排行榜”中名列第一。2019年在國家高端智庫綜合評估中入選第一檔次梯隊,是唯一入選第一檔次梯隊的高校智庫。
人大國發院積極打造“新平臺、大網絡,跨學科、重交叉,促創新、高產出”的高端智庫平臺。圍繞經濟治理與經濟發展、政治治理與法治建設、社會治理與社會創新、公共外交與國際關系四大研究領域,匯聚全校一流學科優質資源,在基礎建設、決策咨詢、公共外交、理論創新、輿論引導和內部治理等方面取得了顯著成效。人大國發院以“中國特色新型高校智庫的引領者”為目標,扎根中國大地,堅守國家戰略,秉承時代使命,致力于建設成為具有全球影響力的世界一流大學智庫。
微信二維碼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