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青年報客戶端訊(劉靜靜 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王海涵 王磊)日前,中國科學技術大學“菁菁芳草”暑期社會實踐團走進安徽省六安市金寨縣,開啟科普“入家門、進社區、上舞臺”的“三重奏”。
“小朋友看,醋和小蘇打遇到一起,試紙會變顏色哦!”近日,在金寨縣油坊店鄉的山路上,實踐團成員拎著實驗箱挨家挨戶走訪。不同于往常家訪時的拘謹,志愿者先和孩子圍坐在小院里,手把手教他們做酸堿對照實驗、組裝簡易液壓舉重器。
當看到自己調配的液體讓試紙變出紅、黃、藍的漸變色,原本躲在大人身后的孩子慢慢湊上前來,小臉上的靦腆被好奇取代。實驗成了最好的“破冰劑”,原本需要小心翼翼詢問的話題,變成了孩子們嘰嘰喳喳的分享——他們會拉著志愿者看看自己種的小花。隨后,志愿者在三天時間內走訪五十余戶家庭,科學的小火花拉近心與心的距離。
實踐團成員與小朋友一起做科學小實驗。趙枷桐/攝
7月14日至15日,實踐團分赴鄭嶺、江店、司樓三個社區同步開展活動,把科學家故事與趣味實驗打包送到孩子家門口。
“郭永懷爺爺抱著重要的研究數據,飛機失事時,他和警衛員緊緊抱在一起,最后數據保住了,人卻……”講到這里,實踐團成員的聲音有些哽咽,臺下的孩子和家長們也悄悄紅了眼眶。
與此同時,“銀齡科普”活動同步在社區老人家中開展。實踐團成員耐心細致地教老人使用智能手機、識別防范網絡詐騙、便捷操作在線醫療平臺等,共享科技發展成果。
實踐團成員入戶教老人使用電子設備。姚詩瑜/攝
近日,梅山鎮黃林社區黨群服務中心里格外熱鬧,長桌擺成小舞臺,墻上貼著手繪的星星。
“科普村晚”現場圖片。沈彥辰/攝
隨著主持人的聲音響起,“科普村晚”拉開序幕。“點水成冰”的瞬間,房間里充滿孩子們的歡呼聲;“靜電飛花”時,紙棒吸起頭發的模樣讓大家笑作一團;一個扎著羊角辮的小女孩主動上臺朗誦起《沁園春·雪》。實踐團成員合唱《如愿》時,有孩子跟著輕輕哼唱。最后,大家圍坐在桌邊做手工、玩實驗,志愿者手把手教學,孩子們嘰嘰喳喳,匯成了最動聽的鄉村夏夜曲。
講述科學家故事。趙家煜/攝
來源:中國青年報客戶端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