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又一次把貿易談判搞得像場大戲,這次對手是日本。2025年7月22日晚上,他在Truth Social上發帖,說跟日本敲定了個“規模巨大”的協議,可能是有史以來最大的。簡單說,美國對日本出口品收15%的互惠關稅,日本那邊承諾投5500億美元進來,美國拿走90%的利潤。日本還得開放市場,讓美國車、卡車、大米和其他農產品進去賣。特朗普吹噓這能創出幾十萬個工作崗位,對美國來說是空前勝利。可仔細一看,這協議里藏著不少貓膩,日本那邊付出的代價可不小,美國這邊也未必全賺。
特朗普上臺后,從2025年4月2日開始,就推“解放日”政策,對包括日本在內的國家搞互惠關稅。起初,日本進口品被收24%,后來降到10%,給90天談判期,到8月1日到期。要是不談成,就上25%。日本是美國第四大貿易伙伴,去年對美出口1480億美元,主打汽車、零部件和機械。特朗普老抱怨日本不買美國車,說過去十年幾乎零進口,其實日本汽車進口商協會數據顯示,去年日本買了1.67萬輛美國車,不是零,但確實少。農產品上,美國去年賣給日本近3億美元大米,今年頭四個月1.14億美元,也想再擴。
談判過程挺曲折。從4月下旬開始,美日代表在華盛頓和東京來回談。美方要日本取消對美國車的額外安全測試,這些測試包括碰撞和排放標準,導致美國車在日本賣不動。日方帶數據,說自己對美投資已達8190億美元,是美國最大外國投資者。5月中旬,談判轉到東京,日本經濟大臣赤澤良成見美國財長斯科特·貝森特,美方要大規模投資換關稅減讓。6月,特朗普在空軍一號上說日本人談判硬氣。7月初,他給石破茂首相寫信,強調8月1日期限,不成就上25%。
7月21日,赤澤飛華盛頓,在白宮見特朗普。桌上文件顯示投資額從4000億改到5000億,又調到5500億,手寫痕跡明顯。22日晚,特朗普簽協議草案,宣布細節。關稅定15%,覆蓋汽車等,日本投5500億進制藥、半導體、能源,美國拿90%利潤。日本買100架波音飛機,國防采購增到每年170億,大米采購漲75%。石破茂回應,說日方盡力護汽車和國家利益,要仔細審條款。
協議一出,市場炸鍋。7月23日,日本股市開盤日經225指數漲超1000點,豐田、本田股價跳11%到14%。美國道瓊斯也升0.36%。但質疑馬上跟上。5500億超日本歷年對美投資總和,沒說資金怎么來,利潤怎么算。分析家說,這可能是2019年美日協議的續集,不是真“史上最大”。彼得森國際經濟研究所的瑪麗·洛夫利指出,避開25%關稅是好事,但新出口機會不明顯。
對日本來說,這協議像把雙刃劍。日本是美國最大債權國,持1.1萬億美債,有財政影響力。但面對特朗普壓力,得讓步保汽車業出口。汽車是日本對美貿易重頭,去年出口額大,現在關稅15%比威脅的25%低,算喘口氣。可國內農民愁,美國大米進來,沖擊本土農業。石破茂得平衡對美關系和中國貿易,中國是日本最大伙伴。協議沒蓋鋼鐵鋁制品的50%關稅,那塊還得談。日本媒體說,這緩解出口風險,但對本土產業影響得盯緊。
美國這邊,特朗普用這協議轉移焦點。他最近卷入愛潑斯坦丑聞和政治爭議,需要政績提振支持率。22日晚,他在白宮跟共和黨議員聚會,反復提“巨大規模”,承諾回報支持者。還宣布跟歐盟、韓國談判快結束,一攬子成果沖淡市場擔憂。可美國汽車制造商不樂意。通用、福特說,日本車關稅降15%,加拿大墨西哥廠的還25%,競爭加劇。行業協會聲明,這可能擠本土銷量。
長遠看,這協議考驗大。短期穩市場,政治上給特朗普加分。但投資真實性、關稅可持續性、經濟結構影響不明。專家說,貿易政策光靠口號和高關稅不行,得看執行。美日關系更緊,但也更脆。特朗普預告阿拉斯加天然氣項目合作,日本提供資金技術。可如果投資機制不透明,利潤分配模糊,就成空頭支票。日本還得評估國內沖擊,尤其是汽車農業。
想想真實代價。日本買單不小,投5500億,美國主導用在哪,90%利潤歸美,等于日本出錢美國賺。日本開放市場,美國產品涌入,本土企業壓力山大。特朗普贏面大,關稅收錢,投資進袋,就業宣傳好賣。可美國消費者呢?關稅轉嫁,東西貴了。全球貿易格局變,歐盟韓國盯著,看能不能抄日本模式談低關稅。中國那邊,特朗普暫停互懟,但長遠不確定。
這協議像特朗普風格,強勢壓談判,拿短期勝。但歷史告訴,貿易戰沒贏家。2019年協議后,美日貿易逆差沒大變。現在5500億承諾聽起來牛,實際落地難。時間會證明,是政治秀還是經濟轉折。市場短期high,長期得看數據。日本股市漲,證明投資者松口氣,但分析家提醒,別太樂觀。美日貿易額大,協議影響波及全球供應鏈。
特朗普老說“美國優先”,這協議體現。但日本呢?石破茂謹慎表態,要審細節,準備跟特朗普電話或見面磋商。日方談判到最后一刻,護國家利益。協議包括日本掉額外車安全測試,美國車進日本容易點。但日本進口美國車有限,文化和習慣因素大,不是光關稅問題。
特朗普玩硬的,日本讓步,美國占便宜。可代價呢?日本經濟壓力轉嫁本土,日本企業得調整。美國內部,制造商抱怨不均。全球看,這推多邊貿易更復雜。特朗普一攬子協議,意在穩支持率,避市場崩。但真實影響,得等執行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