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區清一色的“還是那個陳小二”“敢說敢諷真爺們”。
有人說,這片子像一壺老酒,入口辛辣,回味甘苦,最后剩下一聲長嘆。
陳佩斯用一部戲臺,撕開了權力的虛偽面紗,也戳中了文藝創作的集體痛點。
01 戲里戲外,直指權力的“槍管子”
電影里有個角色叫洪大帥,粗魯野蠻,滿嘴臟話,拿著槍桿子逼戲班改戲。
他看不懂《霸王別姬》的悲情,一拍桌子吼道:“誰讓他死的?改!”
楚霸王自刎的經典段落,硬是被改成“過江東山再起”的荒唐結局。
洪大帥的邏輯很簡單:“我有槍,我說了算!”
這一幕太真實了。
戲班班主侯喜亭弓著腰哀求“戲改不得”,但為了活命,只能妥協。
臺上霸王寧死不屈,臺下觀眾被迫鼓掌叫好。
權力碾壓藝術的荒誕感,像一根刺扎進觀眾心里。
02 捅破行業膿瘡:假叫好、假風骨、假藝術
電影里有個細節:洪大帥的手下為了“營造氣氛”,硬生生逼觀眾喊“好”。
陳佩斯曾諷刺這種現象:“演員還沒張嘴,托兒就叫起來了,這是藝術?”
虛假的叫好聲,何嘗不是現實中的流量造假、數據注水?
更狠的是對“偽風骨”的揭露。
名角鳳小桐嘴上喊著“戲比天大”,實際抽大煙、約粉絲,活成虛偽的“人設傀儡”。
而劉八爺這類“規矩人”,看似講道義,卻對強權低頭:“你不講規矩!”“可人家有槍?。 ?/p>
陳佩斯撕開的不僅是戲臺幕布,也是整個行業的遮羞布。
03 陳佩斯的“不改”:30年風骨熬成一鍋老湯
有人說,《戲臺》是陳佩斯的“復仇之作”。
1999年春晚,他因堅持不改小品劇本與央視鬧翻,從此消失主流舞臺。
這些年他種過果樹、排過話劇,唯獨沒低頭認慫。
“我可以被欺負,但手藝不能糟踐”——戲里侯班主的臺詞,就是他的人生注腳。
這次《戲臺》上映,71歲的他鞠躬道歉:“30年沒拍電影,欠大家的票該還了?!?/p>
觀眾卻哭了:不是他欠我們,是時代欠他一個公平。
當同行忙著拍爛片圈錢時,他默默打磨劇本,全球巡演70多場,把話劇版《戲臺》熬成“中國原創天花板”。
04 普通人如何在“洪大帥”的世界活著?
《戲臺》最狠的不是諷刺,而是給出解法:
“彎腰不折骨”:侯班主表面妥協,但偷偷保留原劇本,等槍桿子走了再唱真戲。
“專業是護身符”:楚霸王用唱腔硬剛,一句“力拔山兮”震得洪大帥啞口無言。
“守住自己的戲臺”:陳佩斯用30年證明,只要手里有真本事,遲早能等來鼓掌的人。
結語:戲臺如江湖,總要有人站著唱
看完《戲臺》,想起陳佩斯那句話:“風骨丟了,作品就成破爛了?!?/p>
當流量明星假唱、導演跪舔資本時,這個倔老頭用一部電影告訴所有人:真正的藝術家,骨頭比戲服還硬。
有人說這片子太敢拍,我倒覺得它來得正是時候。
畢竟,當洪大帥們橫行霸道時,總得有個陳小二站出來喊一嗓子:“這戲,不能改!”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