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要咳二十余次痰,痰里根本不成形,就像稀粥一樣,而且還混有明顯的鮮紅血絲,這是怎么回事呢?
起初,林先生一直認為是感冒后遺的支氣管炎,前前后后吃了將近一個月的止咳糖漿和抗生素,但是效果并不好。
為了查明病因,患者不得不來到醫院。醫生建議他做一次胸部低劑量CT,畢竟咳嗽已經超過一個月,如果真是急性支氣管炎,不可能一個月的時間都不緩解。他害怕輻射,聽人說CT“照一次等于幾百次X光”,評估以后,醫生解釋一次低劑量CT的輻射量僅相當于半年自然本底,睡一覺就做完了。
最終,他接受了醫生的建議,而通過CT掃描,醫生很快發現了元兇——原來,導致他咳血的罪魁禍首,其實是肺腺癌。
醫生提醒,咳嗽頻率是能夠反映肺部健康的。
肺部健康的人,咳嗽次數往往會在一個比較合理的范圍;如果咳嗽次數明顯增多,或是長期干咳無痰,其實都是不利于健康的。由約翰·霍普金斯大學發表在《自然·醫學》的研究指出,個人每天咳嗽的次數對長期健康影響顯著:每天偶咳0-2聲更為健康。
研究人員收集了1200多名不吸煙成年人的疾病情況、生活方式及生物學數據。
按照個人報告的咳嗽次數將所有人分成“無咳”“偶咳”“頻咳”“持續性嗆咳”四組。
結果發現,女性、年齡≥50歲及BMI值高的人咳嗽頻率更高,而且咳嗽頻率與呼吸道微生物群組成有關:偶咳人群乳酸桿菌豐富,而持續性嗆咳人群蛋白水解菌更多。
研究還發現,咳嗽頻率與幾種血液代謝物和炎癥因子水平相關,這也反映肺部健康可能與慢性疾病存在關聯——長期嗆咳的人,含有較多與血管內皮損傷相關的代謝物;長期干咳的人血液中含有較多與免疫衰老相關的指標。由此可見,每天偶咳0-2次的人,肺部更健康,壽命也會更長。
醫生提醒,除了咳嗽次數以外,痰液如果出現以下異常,同樣要警惕疾病的來臨。
第一,出現痰中帶血,一定不要忽視
很多人咳痰時,發現痰里混著血絲,第一反應是“咽炎”。當然不全是。咽炎與肺癌常常難以鑒別。有人會說咽炎只是毛細血管破裂,血絲呈鮮紅色且浮在表面,其實并不完全是這樣——很多早期肺癌的痰血也可以這樣。如果肺癌被誤診為咽炎,后果不堪設想。
第二,出現痰量突然增多,一定不要忽視
正常人一天痰量不足10毫升,如果痰量驟增到幾十毫升,甚至需要不停清嗓,這個時候同樣不能忽視,建議及時就診。痰量激增往往提示支氣管黏膜分泌亢進,可能是腫瘤刺激或阻塞導致。
第三,出現泡沫樣血痰,一定不要忽視
很多人咳出的痰像啤酒泡沫,呈粉紅色,靜置后分三層——泡沫、黏液、沉淀。這個時候同樣不能忽視,因為這常常是肺泡毛細血管滲漏的信號。
第四,出現長期干咳伴聲音嘶啞,一定不要忽視
如果咳嗽毫無痰液,且聲音越來越嘶啞,就像砂紙摩擦,這個時候要重視。因為這可能是腫瘤壓迫喉返神經的報警信號。
第五,出現咳嗽節律改變,一定不要忽視
正常人的咳嗽往往集中在晨起或遇冷空氣時,規律而輕微。如果咳嗽變得毫無規律,甚至夜間平臥即咳,此時同樣要警惕疾病。
要想及時發現肺部疾病,最佳手段是低劑量螺旋CT。
中華醫學會呼吸病學分會前任主委王辰院士在2024年世界肺癌大會上指出:“從肺小結節發展到浸潤性腺癌的周期約需8-10年,在這個期間進行一次低劑量CT篩查,即可預防癌癥發生。
如果你年過40歲,卻從未做過一次胸部CT,建議年底之前一定要做一次,做一次可管3-5年不得肺癌?!?/p>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