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又變臉了!前腳剛讓國務卿魯比奧滿世界喊"中國威脅",后腳就給英偉達H20芯片松綁;4月剛宣布禁售時兇得像要吃人,7月突然放行又笑得像朵花。這哪是美國對華戰略變了?分明是特朗普的"政治拼多多"上線了——今天禁芯片是"砍一刀",明天松綁是"限時秒殺",魯比奧的"示好"不過是客服發的"親,這邊建議合作哦"。但中國早就看透了:想拿芯片當籌碼?先問問咱們的昇騰芯片答不答應!
一、魯比奧的"友善"比川劇變臉還快,這戲演給誰看?
誰能想到,當年在國會山把"中國威脅論"當rap唱的魯比奧,居然會在吉隆坡跟王毅外長說"中美有很多方面可以合作"?這就好比郭德綱突然宣布改說相聲了——不是風格突變,是劇本該翻頁了。更絕的是他還暗示"兩國領導人會面可能性很大",但得"營造良好氛圍并達成成果"。翻譯成人話就是:想見面可以,中國你得先遞個"投名狀",比如多買點美國大豆?或者在某個國際議題上松松手?
要知道,這位老哥去年還在嚷嚷"要徹底切斷中美科技聯系",今年突然轉性,不是被外星人綁架了,而是特朗普的"選舉KPI"壓下來了。2026年中期選舉眼瞅著要到,共和黨要是再拿不出點像樣的政績,別說參議院多數席位保不住,特朗普2028想再當總統都懸。而H20芯片禁令搞出的股市暴跌,已經讓華爾街那幫金主爸爸們拍桌子了——英偉達股價跌7%,AMD、英特爾跟著跳水,這哪是"卡中國脖子"?分明是給美國科技股放血!魯比奧現在跳出來唱紅臉,本質上是特朗普扔出的"外交止血帶",先把資本市場的血止住再說。
二、黃仁勛的"飯局外交":55億美金換一頓飯,值不值?
要說這場"芯片反轉劇"里最忙的人,非英偉達CEO黃仁勛莫屬。從4月禁令發布到7月解禁,這哥們活脫脫把自己煉成了"硅谷版蘇秦"——在華盛頓和硅谷之間飛了11趟,國會作證3次,專訪上了7家主流媒體,最后還混進特朗普的馬阿拉歌莊園蹭了頓飯。就這執行力,比美國國務卿還勤快,難怪有人調侃:"黃仁勛應該去競選美國商務部長,至少能幫特朗普多賺幾百億。"
為啥這么拼?因為特朗普的禁令差點要了英偉達的命。數據擺在這兒:2025年前三個月,中國客戶就買了160億美元的H20芯片,這還不算后面的訂單。禁令一下,英偉達直接預告"未來數季度損失至少55億美元",相當于100萬張GPU打了水漂。要知道,H20這玩意兒本來就是英偉達為了鉆美國出口管制空子搞的"特供版"——性能比H100縮水,但AI運算能力照樣能打,中國企業買它不是因為崇洋媚外,是真能用得上。結果特朗普手一抖,把自家企業的財路給堵了,這不是"殺敵一千自損八百",是"砍人一刀,自己先捅動脈"。
黃仁勛的"飯局公關"到底起了多大作用?與其說是他口才好,不如說是特朗普的"商人本能"發作了。這位總統算賬有個特點:只看眼前的"票子"和"面子"。禁售H20,硅谷罵娘、股市暴跌、金主撤資,這是"丟票子";松綁H20,英偉達股價回升、稅收增加、還能拿芯片當籌碼跟中國談條件,這是"賺面子"。至于什么"國家安全"?在特朗普眼里,不如馬阿拉歌莊園的高爾夫球值錢——畢竟,他連沙特的軍火訂單都能賣,還差這點芯片?
三、特朗普的"戰略變了"?別逗了,他只是換了個姿勢"薅羊毛"
美媒天天喊"特朗普對華戰略變了",這純屬沒看透特朗普的"套路"。從2016年上臺到現在,他哪有什么"戰略"?只有"戰術"——今天加關稅,明天談貿易,后天禁芯片,本質上都是"商人式談判":先把價碼抬到天上去,再假裝讓步,最后逼著你掏錢。這次松綁H20、魯比奧示好,不過是新的"砍價技巧"。
不信?看看他的"三件套":
第一招:先打一棒子再給糖。4月禁H20是"打棒子",把中國AI企業嚇得夠嗆;7月松綁是"給糖",但這糖不是白給的——美國商務部已經放風,"解禁有條件",比如要求中國"減少對美企的反制"、"在新能源領域讓步"。這就像菜市場小販,先把菜價喊到100塊,看你要走,趕緊說"50賣你,但你得再買我一把蔥"。
第二招:拿"選舉KPI"當擋箭牌。2026年中期選舉,共和黨能不能保住參眾兩院,全看特朗普能不能"搞點成績"。經濟上,芯片禁令導致科技股暴跌,選民肯定罵;外交上,跟中國搞得太僵,農產品賣不出去,農民也會翻臉。所以他急著讓魯比奧放風"領導人會面",就是想在選舉前搞個"外交突破",哪怕只是拍張合影,也能吹成"特朗普歷史性成就"。
第三招:把"中國威脅論"當搖錢樹。特朗普最懂怎么拿捏美國選民:先說"中國要超越美國了",把大家嚇得半死;再跳出來說"只有我能搞定中國",然后順手從軍火商、科技公司那兒收"保護費"。這次禁H20,本質上也是"敲竹杠"——英偉達股價跌了,趕緊跑來找特朗普"求情",政治獻金少不了;下次再禁個什么,又能再撈一筆。美國的"對華戰略",早成了特朗普的"個人提款機"。
四、中國憑什么不吃特朗普這套?手里的"反制牌"比他還硬
面對特朗普的"反復橫跳",中國這次的反應很淡定:你松綁H20?我們照單全收,但國產芯片該搞還得搞;魯比奧說"可以合作"?我們歡迎,但合作得講對等,你不能一邊賣芯片一邊制裁華為。為啥這么硬氣?因為中國手里的"反制牌",早就不是當年的"大豆和稀土"了。
第一張牌:國產芯片正在"超車"。美國禁H20?正好給國產芯片"讓路"。今年上半年,昇騰910B芯片性能已經追到H20的80%,價格卻便宜一半;天數智芯的"智鎧100"直接拿下百度、阿里的AI訂單。更狠的是,中國現在不只是"造芯片",還在"造生態"——華為的昇騰社區開發者已經突破100萬,國產AI框架MindSpore用戶超50萬。等美國回過神來,可能會發現:解禁H20?不好意思,我們已經不需要了。
第二張牌:"對等反制"讓美國疼。你查我抖音、禁我華為,我就查美光、罰高通;你限制芯片出口,我就收緊稀土加工、光伏材料出口。今年二季度,美國在華企業投訴量暴漲40%,不是因為中國"不開放",而是因為我們學會了"用美國的方式打美國"。特朗普以為松綁H20就能讓中國"感恩戴德"?太天真了——現在是中國說"想合作可以,先把你加的關稅取消再說"。
第三張牌:"朋友圈"越做越大。美國想拉攏盟友搞"芯片圍堵"?中國直接跟沙特、阿聯酋簽了"AI合作協議",把H20的"替代方案"賣到中東;跟巴西、印尼合作建半導體工廠,繞過美國技術限制。特朗普的"美國優先",本質上是"讓盟友當冤大頭";而中國的"一帶一路",是真金白銀幫別人搞基建、搞科技。誰的朋友多,一目了然。
五、結語:特朗普的"變臉"告訴我們,對付流氓只能比他更"懂規矩"
說到底,特朗普的"對華戰略轉變",不過是"商人總統"的又一次"表演"。他既不是突然"熱愛和平",也不是真的"害怕中國",只是想在選舉前撈點好處,順便試試能不能從中國這兒"榨點油水"。但中國早就過了"別人給顆糖就跟著走"的年紀——我們現在的態度很明確:合作可以,但得講規矩;想耍流氓,我們有扁擔。
未來的中美博弈,大概率會是"芯片松綁-中國反制-特朗普再變臉"的循環。但只要我們握緊"科技自主"這張王牌,守住"對等反制"這條底線,特朗普再怎么"變臉",也不過是給我們送經驗包。畢竟,在絕對的實力面前,任何"套路"都是紙老虎。
最后送特朗普一句中國老話:"做人留一線,日后好相見。"可惜啊,這位總統眼里只有"選票"和"鈔票",哪懂什么"相見"?等哪天他把美國科技企業的路全堵死了,別說H20,恐怕連美國的"芯片霸權",都得跟著他一起"變臉"——變成歷史書上的笑話。
作者聲明:作品含AI生成內容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