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到80年代的兩山輪戰時,很多人都曾有這樣的一個困惑。
在兩山之前的對越自衛反擊戰當中,中國僅用了一個月不到就將總設計師那句“小朋友不乖,該打屁股了”完美變成了現實,一路攻克了越北諸多軍事重鎮,甚至最近的時候,中國軍隊的兵鋒距離越南首都河內只有130公里。
但為什么接下來的兩山輪戰(在老山和者陰山地區的戰斗),卻持續了整整十年時間。
面對這個問題,有人或許會說,這是因為對越自衛反擊戰,講究的是懲罰越南,要求速戰速決。
但兩山所在的老山和者陰山地區,卻因為地形復雜,敵方又鐵了心要搞游擊作戰,在這樣山高林密、溝壑縱橫的地方,防備敵軍侵擾很是不易。
當然,這確實是一個重要因素,但這只是其一,卻不是其二,更代表不了所有。
其實,真正從戰略層面來看,兩山戰役之所以要打整整十年,不是因為越南,而是因為越南背后的蘇聯。這場仗的最終目的,或許就是為了“拖垮”越南,“熬干”蘇聯。
(越南的背后就是蘇聯)
印支聯邦背后的野心
自從西貢解放,南越滅亡,南北越完成統一以后,河內就拜了莫斯科的碼頭,成為了蘇聯在東南亞地區的金牌打手。
當時的越南,先是派兵推翻了波爾布特的紅色高棉,又直接控制了老撾,還通過泰柬泰老邊境,屢次入侵泰國。
勢力最強盛時,甚至直接打出了“重建印支聯邦”的旗號,想要建立一個控制了大半個中南半島的地區強國。
(越南軍人)
而關于越南的野心,蘇聯自然是心知肚明。不過如果越南成功建立起“印支聯邦”,那么蘇聯在中南半島就將擁有一個穩固的戰略支點,進而可以進一步向東南亞地區滲透,向南洋群島進發。
所以蘇聯非但沒有約束越南,反而不斷給越南送來武器裝備,助長了越南在中南半島擴張勢力的狼子野心。
(越南當時成為了蘇聯的金牌打手)
但與此同時,越南控制柬埔寨老撾,侵犯泰國邊境的做法,卻引起了中國的高度緊張。
這一方面,越南此時是蘇聯的盟友,而且靠近南海,如果蘇聯以越南為跳板滲入南海的話,將會嚴重威脅中國的海上安全和能源通道。
甚至,當時中國正值改革開放初期,很多投資都來源于東南亞的華人群體。
如果越南在東南亞地區做大,蘇聯便能利用越南,在東南亞地區給中國制造麻煩,甚至還會阻礙中國改革開放的進程,并引發一系列的社會和經濟問題。
同時,越南對柬埔寨老撾和泰國的軍事行動,也引起了中南半島之間的動蕩,大量難民涌向了中國和東南亞的邊境處,造成了中國地緣環境的急劇惡化。
(蘇聯扶持下的越南軍隊)
所以,中國譴責了越南在中南半島地區的胡作非為,可沒想到,越南居然就此懷恨在心,不斷在邊境挑釁中國。
在蘇聯的推波助瀾下,他們甚至還宣傳中國大陸最南部的粵桂滇三省,是越南不可分割的“領土”,而蘇聯則不斷向越南運輸軍火,支持他們“收復粵桂滇故土”。
(越南幾次入侵中越邊境)
對越南的懲罰
所以,在1979年的時候,對越自衛反擊戰不可避免地發生了。
中國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迅速攻占了越北多個重鎮,極大地摧毀了越南的戰爭基礎,引起了全世界的高度關注。
因為在這場戰爭之前,中國和越南曾一度有過“同志加兄弟”的友誼,即使后面關系不和,也很少有人覺得兩國會兵戎相見。
(對越自衛反擊戰啟動)
但只有中國才知道,打越南的本質是打蘇聯,目的就是為了打擊蘇聯在東南亞的勢力,保護自己的國家安全、發展利益以及地區和平穩定。
當時,中國和蘇聯的關系已降至冰點,蘇聯在邊境處部署百萬大軍,虎視眈眈,對中國構成了巨大的軍事壓力。
而在東南亞,越南在蘇聯的慫恿和支持下,野心急劇膨脹,不斷侵擾中國邊境。如果越蘇兩國聯合向中國發難,后果可能不堪設想。
所以中國必須在蘇聯對中國動手之前,及早消除邊境入侵越軍這一隱患。
(必須消滅入侵的越軍)
對蘇聯成功“放血”
原以為越南在這件事后,會吸取教訓,卻不料他們卻變本加厲,又在老山和者陰山地區擺下了擂臺,一定要和中國一決雌雄。
而這一次,中國卻沒有選擇速戰速決,反而玩起了消耗作戰。
而這一切的原因,又很簡單。因為對越自衛反擊戰的時候,中國軍隊已經極大地破壞了越南的戰爭潛力,越南現在想要繼續行動,必須要依賴蘇聯的援助。
而在1979年年底的時候,蘇聯又發動了阿富汗戰爭,騰不出手來和越南“兩面夾擊”中國。這樣的話,中國完全可以選擇,和越南慢慢周旋。
畢竟,兩山地區山高林密、溝壑縱橫,地形極為復雜,而越南軍隊又擅長叢林作戰,如果貿然進行大規模決戰,不僅難以取得決定性戰果,還可能造成較大的人員傷亡。
(無數英雄兒女走向了前線)
但如果選擇消耗作戰,則能充分發揮中國軍隊的韌性和持久作戰能力,而且蘇聯為了支持越南,又一定會不斷地給越南送來武裝(據說當時一天的援助可以達到250萬美元),這樣中國完全可以通過在兩山地區消耗越南的軍事資源,達到間接給蘇聯放血的戰略需求。
(蘇聯顧問在越南)
反正,中國早在1984年兩山輪戰開始之后不久,就從越南手中奪取到了陣地(4月28日戰斗打響,同日攻下主峰,30日收復者陰山),陣地制高點在手,完全可以威脅越北腹地。
越南為了安全,絕對不可能不主動進攻,而一旦越南開始進攻,中國就能利用幾個制高點的火力,牽制住整個越南的精銳,繼續消耗越南資源。
而且由于制高點在手,中國可以隨時控制住戰斗的規模,將寶貴的資源用于國內建設,用于改革開放的時代潮流。
(前線太艱苦,戰士們甚至在香煙紙上寫信)
反觀越南方面,由于中國軍隊隨時可以威脅到越北腹地,不得不大量抽調部隊,接受蘇聯的援助,將大量的糧食、彈藥和醫療物資運往前線,最終又全部毀于戰火。
堂堂“世界第三軍事強國”,“中南半島一霸”,“印支聯邦話事人”,“蘇聯在東南亞的金牌打手”只能被困在叢林中執迷不悟,哪里還有發展國家的空間可以利用。
(越軍)
最終到了戰爭結束的時候,越南因為長時間的窮兵黷武,和在兩山地區的消耗,徹底透支了國力,從統一時的區域強國淪為了國際上的邊緣化國家,經濟崩潰、社會動蕩,在東南亞的影響力一落千丈。
(越南的國家地位一落千丈)
而蘇聯呢,在阿富汗戰爭的泥沼中越陷越深的同時,又陷入了兩山戰役這個“無底洞”。為了維持越南這個盟友,蘇聯投入巨額的軍事和經濟援助,結果國內經濟不堪重負,最終走向了崩潰的結局。
中國就這樣,利用了一招兩山十年輪戰,成功“拖垮”越南、“熬干”蘇聯,為自己贏來了寶貴的發展機遇,為改革開放的順利推進奠定了基礎。
(掩體中的戰士)
參考資料:
1、人民網《老山前線有多艱苦:戰士泡在水里與越軍戰斗》
2、環球網《收復老山戰役旗手:不在意“被犧牲”活著最幸福》
3、中國新聞網《戰史今日2月17日:中國發動對越自衛反擊戰》
4、中國新聞網《老兵憶對越兩山輪戰:干部床上放2支槍壓滿子彈》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