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宮橢圓形辦公室的燈光下,菲律賓總統馬科斯正襟危坐,臉上掛著精心排練過的微笑。
這位東南亞國家的領導人剛剛發表完一番慷慨激昂的演說,強調菲律賓"獨立自主的外交政策",卻又不忘補充"美國始終是我們最強大的伙伴"。
就在記者們準備記錄下這歷史性時刻時,坐在一旁的美國總統特朗普輕飄飄地說了句:"我不介意他與中國相處融洽,因為我們與中國相處得很好。"
馬科斯的表情瞬間凝固,嘴角的弧度僵在半空,眼神中閃過一絲慌亂。這一幕,完美詮釋了什么叫做"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
特朗普、馬科斯(資料圖)
馬科斯這次訪美可謂是帶著"政治任務"來的。一方面,特朗普政府4月宣布將對菲律賓產品征收20%關稅,遠高于此前提出的17%。要知道,2024年菲律賓對美出口額高達140億美元,占其GDP的8%,電子產品、農產品這些經濟命脈首當其沖。
馬科斯原本打著小算盤,想用"安全盟友"的身份討價還價,聲稱"菲律賓作為美國條約盟友,應該獲得比越南、印尼更低的稅率"。另一方面,這位菲律賓總統在國內的日子也不好過。中期選舉中他的陣營慘敗,僅獲得參議院半數席位,而反對派領袖、副總統莎拉·杜特爾特的支持率卻一路飆升。
更糟的是,中菲關系惡化導致香蕉、芒果等農產品滯銷,民眾怨聲載道。馬科斯急需一場"外交勝利"來轉移國內矛盾,于是南海問題就成了他向美國遞出的"投名狀"。
可惜特朗普不吃這一套。當馬科斯在記者會上賣力表演,聲稱菲律賓"無需平衡對中美關系",還暗戳戳地提到"任何單方面改變國際秩序的行為"時,特朗普直接潑了一盆冷水。
特朗普、馬科斯(資料圖)
這位美國前總統不僅表示不介意菲律賓與中國交好,還強調"我們與中國相處得很好"。這番話不僅當場拆穿了馬科斯的"遏華秀",更暴露了美菲戰略目標的根本錯位——馬科斯想借南海問題捆綁貿易與安全利益,而特朗普只關心"對等關稅"下的真金白銀。
最終達成的貿易協議更是讓馬科斯顏面掃地。特朗普在社交媒體上高調宣布,美國將對菲律賓征收19%的關稅,而菲律賓則要對美國開放市場并實行零關稅。
注意,這個19%只比最初威脅的20%少了區區1個百分點!這只是美國的"象征性讓步"。特朗普政府已經將貿易和經濟問題與安全關系完全脫鉤,就特朗普第二任期而言,可以說他將貿易視為比軍事對抗俄羅斯或中國更大的安全問題。
這場鬧劇背后,是馬科斯政府嚴重誤判形勢。他們以為通過在南海問題上對中國示強,就能換取美國的經濟讓步。殊不知特朗普政府的邏輯很簡單:生意就是生意,盟友也得按市場規律辦事。
菲律賓想用《美菲共同防御條約》來討價還價?對不起,在特朗普這里行不通。更可笑的是,就在馬科斯賣力表演"遏華"的時候,特朗普卻在盤算著訪華事宜,還公開表示"期待與中國合作"。合著菲律賓的"忠心表演"到頭來只是特朗普對華談判的一個籌碼!
特朗普、馬科斯(資料圖)
現在馬科斯可真是騎虎難下了。在國內,杜特爾特家族正虎視眈眈,等著他出丑;在經濟上,19%的關稅雖然比威脅的20%略低,但仍遠高于特朗普上臺前的水平,菲律賓電子零部件和農產品的競爭力將大受影響;在外交上,東盟國家都在冷眼旁觀,越南、印尼等國正忙著與中國深化合作,誰也不想被菲律賓拖下水。馬尼拉的政治精英們終于明白了一個殘酷的現實:在大國博弈中,小國的"表忠心"換不來真利益。特朗普的"美國優先"不是說著玩的,就算是盟友,該交的"保護費"一分也不能少。
看著馬科斯在白宮強顏歡笑的樣子,不禁讓人想起他前任杜特爾特的務實作風。那時候菲律賓雖然也和美國保持軍事合作,但在經濟上與中國保持良好關系,中資基建項目如火如荼,農民的水果不愁銷路。現在可好,馬科斯一門心思抱美國大腿,結果換來的卻是1%的"施舍"和國內經濟的一地雞毛。早知今日,何必當初呢?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