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隨著海內外固態電池產業化進程加速,相關概念持續升溫,市場對下一代電池技術的期待持續轉化為資本熱度。7月24日,wind固態電池指數漲幅為2.5%,該指數近六個交易日區間漲幅達7.16%。作為固態電池概念股之一的石大勝華同樣表現亮眼,其股價近六個交易日區間漲幅已達到8.56%,總市值為79億元。
固態電池產業化提速 硅基負極成核心突破口
在政策支持與技術迭代的雙重驅動下,固態電池已從實驗室研發邁向量產倒計時階段。據國投證券統計,2025年中國固態電池行業出貨量有望增長到 11.1GWh,2030年出貨量預計將達614.1GWh。這一趨勢的核心驅動力在于固態電池對能量密度與安全性的顛覆性提升——全固態鋰電池理論能量密度可突破 500Wh/kg,遠超當前300Wh/kg左右的液態鋰電池水平,同時從根本上解決了電解液泄漏、揮發及高溫分解引發的燃燒風險。
從截至目前發布的固態電池產品來看,硅基負極無疑成為固態電池首選材料之一,其高能量密度、良好的循環穩定性和快充能力與固態電池技術需求高度吻合。石大勝華作為全球電解液溶劑龍頭,正圍繞硅基負極等新型鋰電材料方向發力。公司在2021年1000噸/年硅基負極產線建成并試生產的基礎上,2022年加大客戶送樣測試力度,瞄準4680等動力電池、消費電池和工具電池廠家需求,拓展送樣測試客戶范圍;同時加快年產3萬噸硅基負極材料項目建設進度,提前進行主要設備選型訂貨,為未來裝置投產創造有利條件,促進硅基負極材料的市場推廣和客戶導入。
一體化布局釋放協同效應 主業價值重估在即
作為全球電解液溶劑領軍企業,石大勝華具備強大的從溶劑到鋰鹽、添加劑、電解液和硅基負極等材料的鋰離子電池材料全產業鏈垂直整合能力,形成了鋰電池溶劑、電解液、高端新材料三大業務板塊。目前,公司在全球碳酸酯高端溶劑市場份額已超過40%,下游客戶覆蓋了全球范圍內電解液龍頭廠商。電解液產品方面,公司具有全面的材料一體化優勢,在東營、武漢等基地布局,覆蓋了全國主要的鋰電池生產基地,與國內主要的鋰電池龍頭企業建立了長期穩定的戰略合作關系。
產業鏈一體化帶來的協同效應有效放大了公司的成本優勢。公司具備五大碳酸酯溶劑、六氟磷酸鋰及部分添加劑的生產能力,同時也是電解液行業唯一將上游延伸至環氧丙烷的企業,可實現95%以上基礎原材料自供。這種產業鏈配套優勢使公司在保證原材料供應穩定的基礎上,大幅降低原材料采購成本,同時避免由于外采原料品質差異造成的電解液產品質量波動。
當前,石大勝華股價為38.8元,與2021年9月高位331.7元(收盤價)相比,具備較大的修復空間。未來,隨著固態電池產業化進程的不斷深入,行業對高性能鋰電材料的需求將持續攀升。石大勝華憑借在硅基負極領域的前瞻布局、從溶劑到電解液再到硅基負極的全產業鏈一體化優勢以及穩定的客戶合作基礎,已在固態電池材料賽道占據有利位置。同時,在后續3萬噸硅基負極材料項目逐步投產后,公司將進一步鞏固在新型鋰電材料領域的競爭力,其作為固態電池核心材料供應商的戰略價值凸顯。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