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聆聽
臺風“范斯高”攜風帶雨直逼浙閩沿海。截至7月24日14時,中心位于浙閩交界東偏南方向約790公里洋面上,預計將以每小時15—20公里的速度向西偏北移動,7月24日夜里進入東海南部海面,逐漸靠近浙江南部至福建北部沿海。目前,臺州市已將海上防臺風應急響應調整為防臺風Ⅳ級應急響應。
筑牢海上安全防線
隨著“范斯高”靠近,臺州市沿海海面風力逐漸增大,7月24日9時,臺州市發布海浪藍色警報。
臺州市防指制定“1+9”防御方案,下發第一階段任務清單,并向研判風險較高的黃巖、臨海、玉環派出督導組。沿海各地正有序做好重點船舶避風、在港漁船錨固、在建工程停工、涉海旅游景區關停等各項海上防臺風工作。
7月24日12時30分,隨著椒江—大陳島“東鎮山”客渡輪靠泊臺州市海上客運中心碼頭,首批406名游客撤回到椒江。當天,臺州市組織運力已將大陳島上850名游客全部撤離。
當天上午,在椒(靈)江、樂清灣水域,海事執法人員駕駛海巡艇,對相關港區進行避風船舶纜繩、錨鏈、人員值班等方面的隱患排查,并實施24小時值班和領導在崗帶班制度,全面梳理轄區應急力量情況。
在臺州路橋金清鎮,當地發出預警信息,通知漁民提前做好防臺準備。截至目前,沿海19條航線已停航7條,17個渡口停航3個,36個在建水上工程停工8個。全市在外60艘作業漁船已全部回港避風,在臺州活動的78艘游艇均已全部進入安全水域避風,休閑漁船已停止營業,全市共轉移海上養殖人員和海上作業人員群眾629人。
關鍵領域精準發力
“范斯高”將給臺州市帶來強降雨,各地對水利工程加強巡查,做好水利調度。從7月23日開始,長潭水庫開啟大流量泄洪。據悉,全市大中型水庫已加大下泄力度,預泄騰出庫容。目前,溫黃平原累計排出水量5500多萬立方米。
為嚴防水患災害,臺州相關部門加強跨組織開展堰壩等重點區域隱患排查,持續對地質災害隱患點等重點區域開展巡查監測,已累計巡排查點位280處,巡查212次。全市13處地質災害隱患點、676個風險防范區,均已落實責任人及防災措施。
眼下,臺州市早稻收割已接近尾聲。這兩天,各地糧食收儲企業通過增設服務點、增加生產線、延長收糧時間等措施,幫助農戶搶時間將訂單早稻收購入庫,降低臺風帶來的影響。
記者從臺州應急部門了解到,全市1653個規范化避災安置場所已做好開放準備,319支專業搶險救援力量已集結,協調救助船“臺海救01”布防臨海頭門港區,13條港作應急拖輪在三門灣、大陳島、大麥嶼等重點水域布防。
“三臺風共舞”將迎大暴雨
目前,臺風進入了活躍期,在南海和西北太平洋上,自西向東分別是8號臺風“竹節草”、7號臺風“范斯高”、9號臺風“羅莎”。且“范斯高”與“竹節草”距離較近,兩者會產生藤原效應,出現互旋。
“三臺風共舞”,7月25日至26日白天,臺州市將迎來大到暴雨,局部地區可能出現大暴雨。氣象部門預測,全市中東部過程面雨量50—100毫米,山區及沿海地帶雨量或達120—150毫米,局地超過150毫米,防汛形勢嚴峻。
盡管“范斯高”強度不高,但云系范圍較大。受其影響,臺州市近海海面有8至9級個別10級大風,過往船只和海上作業人員要注意避風。同時,要關注強降水可能引發的局地小流域山洪、地質災害及城鄉內澇等次生災害。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