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看看新聞報道,從2025年7月23日到25日,印度空軍在靠近巴基斯坦邊境的古吉拉特邦和拉賈斯坦邦擺開了大陣仗。法制“陣風”、俄制蘇-30MKI、法制幻影-2000這些主力戰機全來了,還有俄制S-400遠程防空系統和印度國產“阿卡什”中程防空系統也來湊數。
戰機(資料圖)
印度軍方說這是為了“加強戰備能力”和“抵御空襲能力”,但明眼人都看得出來,這時間點選得太微妙了。剛在空戰里沒占到便宜,轉頭就搞這么一場針對性極強的軍演,說白了就是想秀一下肌肉,告訴巴基斯坦“我不好惹”。
在這場軍演里,最受關注的當屬“陣風”戰機了。這玩意兒可是印度花了大價錢買回來的,單價2.4億美元,被印度吹成“最強四代半”戰機。這還是它第一次在邊境的實戰化演練中公開亮相。印度一直說它有多厲害,什么超視距打擊、電子戰壓制能力都不在話下。
可國際上對它在5月7日空戰中的表現卻不怎么看好。美國、法國那邊都有消息說,印度在那次空戰中至少損失了3架“陣風”,而巴基斯坦那邊靠著殲-10CE搭配霹靂-15E導彈的組合,把印度壓制得死死的。所以這次“陣風”高調登場,很多人都覺得,印度是想重新塑造“陣風神話”,挽回之前裝備口碑暴跌的局面。
5月的空戰失利,可把莫迪政府推到了風口浪尖。本來印度官方還想營造出“空戰勝利”的假象,結果美國總統特朗普在沖突后一句“5架戰機被擊落”,雖然沒明說是誰的,但直接就把印度的謊言戳破了。這一下,國內外的質疑聲就像潮水一樣涌了過來。印度的反對黨抓住這個機會猛攻莫迪政府,要求他們公布真實的戰損數據,還說政府“隱瞞真相”,搞政治操作。在野黨領袖更是直言,莫迪政府靠著民粹主義搞“贏學”宣傳,根本掩蓋不了軍隊的短板,這可能是莫迪執政以來遇到的最大信任危機了。
面對這么大的壓力,莫迪政府想到的辦法還是老一套——打“民族主義牌”。他們想通過邊境軍演來塑造莫迪的“強人形象”,把國內民眾的注意力從經濟低迷、通脹高企、失業率飆升這些民生問題上移開,轉移到“國家安全威脅”上來,以此鞏固自己的執政基礎。可國際社會看得很清楚,這種“秀肌肉”的行為就是政治投機。而且空戰中暴露出來的問題,也不是靠演一場戲就能解決的。從預警機協同出現漏洞,到防空系統完全失效,這些都說明印度外購的裝備存在“水土不服”的問題,軍隊的戰術整合能力也差得遠。
除了軍事上的摩擦,印巴之間的水資源爭端也越來越激烈。早在5月,印度就宣布暫停執行《印度河用水條約》,之后更是變本加厲,直接切斷了巴基斯坦的灌溉水源。這一下可把巴基斯坦坑慘了,卡拉奇等城市陷入了“洪水與干旱并存”的怪圈。
戰機(資料圖)
40%的卡拉奇居民得靠送水車才能有水喝,農業區的用水缺口更是達到了35%,糧食安全和社會穩定都受到了嚴重威脅。巴基斯坦氣得不行,指責印度違反1960年的國際條約,這是在搞“生態戰爭”。可印度呢,卻拿“報復恐怖襲擊”當借口,死活不恢復供水。
這事兒也引起了國際社會的擔憂。英國《衛報》就說,這事兒暴露了國際法執行機制有多無力,就算國際法院判印度違規,巴基斯坦也很難得到實際的幫助。更可怕的是,水資源沖突和軍事對峙攪在一起,情況越來越糟。巴基斯坦副總理達爾放話“不會放棄任何一滴水”,這話里的意思很明顯,為了水,他們可能會動武。這種把水資源當武器的做法,正在一步步打破南亞地區脆弱的安全平衡。
現在印巴的軍事對峙是愈演愈烈,從空中的裝備博弈到戰略威懾,雙方都在較著勁。印度這次軍演,重點就是檢驗“陣風+S-400”組合的協同作戰能力,想壓制住巴基斯坦的殲-10CE+紅旗-9P體系。
印度的裝備體系有個致命的問題——太雜了。美俄法等多個國家的裝備混在一起,數據鏈根本不兼容,預警機的信息沒法實時共享。所以這次軍演,印度能不能解決體系整合的問題,直接關系到他們能不能在這場對峙中“扳回一局”。更讓人揪心的是,印巴都是有核國家,這就像懸在頭頂的一把利劍。印度在邊境部署S-400系統,說白了就是想建個“反導保護傘”,為可能的空中打擊做準備。巴基斯坦也不含糊,延長了空域禁令,還加強了紅旗-16防空部署。
國際社會都在擔心,萬一雙方有個誤判,很可能就會引發一連串的報復,到時候局面就沒法收拾了。而且兩國的核政策也讓人心里沒底,印度說“不首先使用”,巴基斯坦說“在生存受到威脅時使用”,這模糊不清的表述,讓局勢變得更加難以預測。
面對印巴局勢的緊張,國際上的反應也是五花八門,大國之間各有各的算盤,很難形成合力來調解。美國那邊,特朗普一句“5架戰機被擊落”的話,讓印度覺得被“背叛”了,美印的軍事合作也出現了裂痕。俄羅斯正忙著烏克蘭的事兒,對印度S-400的技術支持跟不上,這也間接削弱了印度的防空能力。
現在莫迪政府可是騎虎難下。擺在他們面前的有兩條路:一條是借著軍演的勢頭,搞個“有限打擊”,挽回點顏面,但這樣做就得承擔巴基斯坦報復的風險;另一條是認清現實,通過外交渠道緩和局勢,但這樣又可能遭到國內民粹勢力的反對。
印度“陣風”戰機(資料圖)
現在全球經濟都不景氣,氣候危機也越來越嚴重,印巴這么耗下去,對誰都沒好處。國際社會都在呼吁,讓他們重新回到《拉合爾宣言》的框架下對話。但關鍵還是要看莫迪政府能不能放下民粹那套,明白軍事手段解決不了克什米爾爭端和水資源分配這些根本問題。
說到底,印度這次搞“陣風軍演”,更像是一場政治表演,想用一堆先進裝備來掩蓋自己體系上的缺陷和決策上的失誤。可戰場的勝負從來都不是靠一兩件武器就能決定的,更重要的是戰略上的清醒和民眾的支持。當莫迪政府還沉迷在“必勝敘事”里的時候,或許該好好想想,在南亞這塊被核陰影籠罩的土地上,真正的“勝利”不是打敗對手,而是守護好來之不易的和平機會。不然,最后只會是兩敗俱傷的結局。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