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說誰是中國商業圈里最“不按套路出牌”的狠人,劉強東絕對排得上號。
別人看電商做電商,他看的是全鏈路供應鏈;別人拼價格、卷外賣,他把目光投進了汽車產業的下一個十年。
就在大家還在外賣大戰里刷優惠券的時候,京東汽車突然拋出一顆“深水炸彈”!
7月22日,京東官方發文,宣布與比亞迪達成戰略合作,成為比亞迪售后領域的電商合作平臺。
這一次的合作,不止是又多了一個品牌旗艦店,而是直接把比亞迪的原廠保養、輪胎、配件、汽車精品等核心服務搬上了京東,用劉強東最擅長的“供應鏈+數字化”能力,打通了汽車后市場的最后一公里。
說實話,目前中國電商的故事,早就不是“誰能便宜幾塊錢”那么簡單了。從外賣到即時零售、從物流到數字化,拼到最后拼的是體驗、效率和生態壁壘。京東和比亞迪的這波聯手,外表看像是為車主省心,其實是兩大行業巨頭在下一盤“汽車服務生態”的大棋。
這次合作有多重磅?比亞迪官方首次選擇和電商平臺聯手做售后服務,而且不止自家車主能用,“精誠一家”服務網絡直接對全品牌用戶開放,燃油保養、漆面快修、洗車等服務都能一站下單。
你可以在京東下單,門店就近履約,享受京東的售后保障和比亞迪的原廠服務。對廣大車主來說,體驗感拉滿;對比亞迪來說,服務半徑一下子擴容到全國;而對京東,這就是一次戰略級的“卡位”,讓自己直接插足到新能源車主的全生命周期服務里。
其實這場“聯姻”是有伏筆的。早在2023年3月,京東和比亞迪就已經玩過一輪戰略合作,那時還只是整車銷售、企業團購、營銷創新之類的“常規操作”。
再往前追,2021年京東物流就已經服務比亞迪供應鏈,負責電池、零部件、售后配件的運輸保障。說白了,這次全面對接售后,只是水到渠成,是雙方深耕多年的信任積累。
但如果把鏡頭拉遠,從整個行業看這場合作,背后的意義就更大了。新能源車市場這兩年風起云涌,價格戰一波接一波,光靠賣車早就不是比拼的終點。“你賣得快不快”變成了“你能不能留住用戶”。售后、服務體驗、養護、配件、二手殘值,這些才是新能源時代的護城河。誰能把服務做厚、體驗做透,誰才能讓用戶二次復購、三次轉介紹。
而這恰恰是京東的強項。別看京東一直被外界貼著“電商”標簽,其實它骨子里是中國最懂供應鏈和數字化運營的企業。物流、倉儲、門店、線上線下一體化服務,都是京東這些年砸出來的底層能力。
京東養車這個品牌,短短幾年就在全國200多個城市落地2500多家門店,早已不是那個“只賣輪胎機油”的電商,而是逐步構建起覆蓋全鏈路的車后服務網絡。
更重要的是,京東入局汽車行業不是一時腦熱。劉強東早在2015年就投資了蔚來,按照章澤天的話說,當年蔚來CEO李斌只講了15分鐘,他10秒鐘拍板投錢。
2017年京東就布局汽車后市場,2018年上線整車交易平臺,喊出了“未來買車一定是線上完成、4S店會消失”的預言。那時很多人覺得他“異想天開”,可現在再回頭看,京東的每一次下注都在逐步兌現。
最近幾個月,劉強東在汽車領域的動作一波接一波。7月初,京東物流自研的無人輕卡“京東物流VAN”在交通技術展上一亮相,圈里圈外都沸騰了。
24立方米的超大貨箱,自動駕駛、滿載續航400公里,能自動避障、靈活穿梭,簡直是為即時零售和城市物流量身定制,比傳統輕卡省60%成本。別看這只是“物流工具”,實則是京東用技術和數據重塑物流效率的試驗田。
其實大家都看到,現在電商行業的競爭,已經從“誰家便宜”轉向“誰家快,誰家穩”。你看淘寶、拼多多、美團、抖音,哪個不在拼物流、拼即時零售?
今年618購物節,京東外賣日訂單量突破2500萬,淘寶閃購高達6000萬單。即時零售成了兵家必爭之地。比拼到最后,誰能把商品更快、更安全地送到消費者手里,誰就能掌控主動權。而這一切的“底盤”,就是物流和供應鏈。
京東物流VAN的推出,就是在這個關鍵節點上,再次加固自己的護城河。未來,自動駕駛、智能調度、無人配送都會成為電商的新基礎設施。京東不造家用車,專攻物流運輸,就是為了把自己的這套能力做到極致。只要物流更高效,車后服務更閉環,京東就能在零售和服務的大棋盤里始終占據主動。
看到這里你會發現,劉強東的“汽車野心”,遠遠不止賣車、養車那么簡單。他要做的是一個涵蓋“買、配、養、用、換”的汽車全周期生態。你新車在京東買,保養在京東養,配件在京東配,二手車在京東賣,物流用京東的車運,甚至以后連出行服務都能在京東搞定。
在這個生態里,比亞迪是服務橋頭堡;物流VAN是技術試驗場;而未來,更多車企、零配件公司、維修平臺都會被拉進來,形成一個以京東為核心的“車后+物流+數字化”雙循環系統。
回頭看,劉強東的每一步都不急不躁,看似緩慢,實則步步為營。十年前投資蔚來,是看準了新能源的風口;五年前布局汽車后市場,是押注服務體驗的長期價值;這兩年造無人物流車,是為即時零售和智能物流提前卡位。每一步都踩在了行業拐點上,每一招都是奔著未來五年、十年去的。
有人會問,京東的下一步是什么?京東的汽車棋盤會有多大?答案也許現在誰都說不準。但有一點可以肯定,劉強東絕不會滿足于“賣個車”,也不會甘心只做一個“后市場服務商”。他要的是在新一輪汽車產業革命中,掌握供應鏈、物流和數字化的底層話語權。只要京東的物流效率和服務體驗能持續領先,這個生態就會不斷擴張、不斷吸收新玩家。
寫到這里,不得不感慨一句:有些企業的野心,是寫在PPT里給資本市場看的;而有些人的野心,是用十年、二十年,一步步落地兌現的。劉強東屬于后者。京東汽車這盤棋,有可能成為中國汽車產業鏈里最值得關注的變量。未來你在京東買車、換胎、保養、買配件、用無人車送貨,這一切看似遙遠,其實已經在發生。
在這個流量瘋狂、價格戰激烈、創新同質化的時代,誰能用系統能力搭建護城河,誰才能在下一輪競爭中笑到最后。汽車這場戰役,對京東來說,遠沒到終局。也許幾年后回頭看,今天的每一步,都是未來爆發的“起跑線”。
劉強東這盤棋,才剛剛開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