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一聽到 “小腦萎縮” 就如臨大敵,認為這是不可逆的 “絕癥”,只能眼睜睜看著病情惡化。其實這是典型的認知誤區:小腦萎縮并非單一疾病,而是多種原因引起的神經退行性病變,中醫通過辨證施治,完全可以延緩進展、改善癥狀,幫助患者回歸正常生活。
“治萎先調神,通竅必活血”——這是從事腦病診療20余年的盛大夫常掛在嘴邊的話。在他看來,小腦萎縮雖病位在腦,但與肝、腎、脾密切相關,氣血虧虛、痰瘀阻絡才是核心病機,單純 “補腦子” 遠遠不夠。
58歲的張先生就是典型案例:確診小腦萎縮 2 年后,他走路像踩棉花,說話含糊不清,拿筷子時手顫得厲害,連系鞋帶都要家人幫忙。試過多種方法后效果甚微,家人帶著他慕名找到盛大夫時,張先生已經對治療失去信心,甚至不愿與人交流。
盛大夫接診時沒有急于開方,而是詳細問診:“平時是不是總覺得腿沉?晚上睡覺會不會手腳發麻?吃飯有沒有嗆咳的情況?” 他一邊聽張先生含糊的回答,一邊觀察他的步態、舌苔,把脈時特意留意脈象的虛實變化。結合檢查報告,盛大夫指出:“你這是脾腎兩虛、痰瘀阻竅,不光要補,更要通。”
根據辨證結果,盛大夫開出了以黃芪、當歸益氣活血,天麻、地龍通絡熄風,配合益智仁、遠志健脾開竅的藥方,并叮囑每天配合 15 分鐘的靠墻站立訓練。服藥 1 個月后,張先生手顫減輕;3 個月后,走路時搖晃幅度明顯減小,說話也清晰了許多;半年復診時,他已經能自己散步、做家務。
盛大夫特別提醒:小腦萎縮治療最忌 “急功近利”。中醫調理需要循序漸進,患者和家屬要做好長期堅持的準備。日常生活中要注意避免熬夜、過度勞累,飲食上可多吃核桃、山藥等健脾補腎的食物,同時保持積極心態 ——“精神不垮,藥效才能更好發揮”。
如果您或家人正受小腦萎縮困擾,別被 “不治之癥” 的誤區嚇退。找對方法、選對醫生,中醫辨證施治或許能帶來意想不到的康復希望。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