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天,地鐵里的事兒可真夠讓人堵心的...
先是深圳,后是北京,接連兩場鬧劇在狹窄的車廂里上演,看得人目瞪口呆又心里不是滋味。
本來普通人天天擠地鐵就圖個安全、順當(dāng),可偏偏有人非得把車廂當(dāng)舞臺,把出行變戰(zhàn)場,鬧得雞飛狗跳不說,還暴露了不少扎心的問題......
老人搶座變“肉彈”,追著罵街太難看
前幾天的深圳地鐵4號線,一位頭發(fā)花白、身穿紅衣服的老太太上了車,估計是站得有點累了,看著座位滿滿當(dāng)當(dāng),沒人主動讓座,心里頭那股火“噌”就上來了。
你說你想坐,好好說一句,興許就有人愿意幫一把,可這老太太接下來的做法,實在讓人不敢恭維....
她直接把自己的小孫子,像丟個包袱似的,硬生生推到一個年輕姑娘腿上!
那姑娘嚇一大跳,本能地就拒絕了,誰愿意無緣無故給人當(dāng)“人肉坐墊”?
好家伙,這下可捅了馬蜂窩,老太太瞬間炸毛,指著姑娘鼻子開罵,那嘴里的臟話一串接一串,手指頭都快戳到人家臉上了,聲音大得全車廂都聽得見。
旁邊看不過眼的乘客也勸幾句,可老太太非但不聽,那火氣反而更旺了。
車一到站,她還不罷休,竟然一路追著被罵的姑娘下了車,繼續(xù)在那里不依不饒。
事后網(wǎng)上視頻爆出來,網(wǎng)友看得直搖頭,很多人說,這老太太模樣瞧著就兇,真該讓她鄉(xiāng)里鄉(xiāng)親都看看,問問她是咋教育后輩的。
也有人稍微體諒點,覺得老人腿腳不便需要體諒,但“體諒”也不能是這做法啊,把小孩當(dāng)“肉彈”扔出去博同情,還出口成臟追著人罵,這哪里是講理,分明就是蠻橫加道德綁架!
而深圳地鐵后面也出來說了話,呼吁大伙守規(guī)矩、懂尊重,可這樣的事兒攤誰頭上都夠窩火一陣子的。
北京地鐵:“海歸”大姐唱雙簧
眼看深圳這茬還沒涼透,北京地鐵上的事更是一波“洋氣”操作,看得人哭笑不得...
一位看著挺利索的大姐,帶著個孩子擠地鐵,同樣是人貼人沒空座,按說這種情況,你大大方方問問有沒有人方便讓孩子歇會,興許有人就搭把手了。
可這位大姐偏不。
她開始對著自己孩子念叨起來,像是在“教育”孩子。但她那雙眼睛時不時地就往周圍站著的人身上瞟,那意思是再明顯不過了。
更絕的是,她說話還用上了中英文夾在一起那套,“This is China! Remember, here nobody gives you a seat!,意思是這是中國!,記住,這里沒人會給你讓座!
末了還加一句,“在美國可不會這樣”,你說這叫哪門子教育孩子?
這不就是借孩子的耳朵,拐著彎數(shù)落車廂里的人沒規(guī)矩、沒愛心,順帶還捧一踩一顯擺一下“見多識廣”嘛!
而旁邊一個小伙子聽著實在不舒服,就嘀咕了幾句表示不滿,這下可好,就像點了鞭炮捻子,這位大姐瞬間爆發(fā)了!
她指著小伙子鼻子一通訓(xùn)斥,嗓門一下子拔得老高,說什么小伙子侵犯了她的“隱私空間”。
這可是在地鐵車廂里啊同志們,人擠人肩碰肩的,有個啥“私密空間”可談?
更好笑的是,她還嘲笑小伙子的英文水平,用了個啥“22點半英語”,意思大概是發(fā)音不準(zhǔn)、表達不地道的詞損人家。
她自個兒在那中英文夾雜地說著,倒有臉笑話別人了,這不就是“五十步笑百步”嘛!
而吵架聲越來越大,車廂里越來越亂,她還覺得不解氣,沖著自己孩子也吼了幾句。
車到站了之后,乘警趕過來想平息事端,結(jié)果這位大姐對著乘警照樣嚷嚷,氣勢一點沒減,繼續(xù)和那小伙子吵得不可開交,指責(zé)他沒教養(yǎng),質(zhì)問全車廂是誰教育出來這樣的年輕人……
那場面,別提多混亂扎眼了....
視頻被傳到網(wǎng)上,直接成了熱搜,網(wǎng)友們火力全開:什么要座位啊,純粹是借著孩子做戲給自己刷存在感,顯擺她會那幾句“洋涇浜”!
也有人分析得更深點,說這人可能骨子里有股自卑勁,越是這樣的人,越愛用踩同胞、捧外國的方式來顯得自己高人一等。
讓不讓看情分,鬧騰多了累壞人
兩場風(fēng)波鬧得沸沸揚揚,而兩位“主角”在網(wǎng)上被無數(shù)人指指點點,算是結(jié)結(jié)實實體驗了一回啥叫“社死”。
這事是過去了,但留給我們普通老百姓不少值得琢磨的問題。
讓座是情分,別當(dāng)本分硬要,不管是深圳那位老太,還是北京那位大姐,說到底都繞不開一個“座”。
中國人講究尊老愛幼,給老弱病殘孕讓個座,那確實是美德,值得表揚。
但得說清楚了:這叫情分,它不是義務(wù)。
誰愿意讓、讓給誰,這全靠自覺和個人判斷,硬是覺得自己該坐,別人就該站,甚至用撒潑打滾、語言貶損的方式來要,這就把好好的美德變成了道德綁架的枷鎖。
還有北京那位大姐的“美國怎么怎么好”言論,格外刺耳,國外確實有某些方面值得學(xué)習(xí),可這絕不等于外國啥啥都是香的,咱們啥啥都不行。
這種盲目比較、抬高別人貶低自己人的心態(tài),就是典型的崇洋媚外,真正有見識的人都知道,每個社會都有自己的規(guī)則和習(xí)慣。
既然選擇在國內(nèi)生活、乘坐我們的地鐵,那就得遵循這邊的規(guī)矩,理解這邊的人情世故。
嫌棄這不好那不行,真覺得外面月亮圓,那就踏踏實實去那邊待著,一邊享受人家的便利,一邊回頭罵娘砸鍋的戲碼,實在掉價。
回國了,就得“入鄉(xiāng)隨俗”,這才是正理。
結(jié)語
擠地鐵確實辛苦,誰都想舒服點,可再辛苦,這也不是蠻橫不講理、耍小心思洋鬧劇的通行證!
尊重不是要來的,體諒是相互的。
少點戾氣,少點算計,多點換位思考的實在勁,給需要幫助的人遞個手,咱心懷坦蕩;看到想耍橫、玩洋派添堵的,該指出就指出,但也不必非得罵個狗血淋頭。
畢竟,下一個擠在你身邊的陌生人,可能是需要你舉手之勞的鄰居大爺,也可能是憋著股無名火的疲憊打工人....
信息來源:中安在線
7月23日,北京。地鐵上因沒人給自己孩子讓座,女子當(dāng)眾指責(zé)一男生。一口一個“美國”引起眾怒。
7月22日,廣東深圳,地鐵四號線。晚上19點,一老人帶孩子坐地鐵,看見沒人讓座后,硬是把孩子塞到旁邊女乘客身上,兩人就此發(fā)生爭執(zhí)。車上乘客勸說無效,警方已介入處理。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