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熱熱濕濕濕
大暑遇上三伏天
一年中最熱、最濕的時節到了
不少人又開啟了
“曬背養生”計劃
三伏天為什么適合曬背?
你真的曬對了嗎?
一起了解
01
三伏天曬背好處原來這么多
曬背是一種傳統的中醫養生方法,與“三伏貼”原理類似,都是通過刺激經絡穴位,達到補陽氣、增強免疫力的作用。
背部是膀胱經和督脈循行所經之地,其中,督脈堪稱“蓄水池”和“發電廠”。三伏天曬背就好比給督脈“充電”,可以通過陽光照射來調節人體的氣血和陰陽平衡,尤其適合濕氣重、手腳冰涼、脾胃虛弱的人群。
三伏天曬背有這些好處:
祛濕減肥:脾虛濕阻、脾虛濕重的人群,通過曬背可以鼓舞脾胃的陽氣,脾主運化水濕的功能加強了,體重自然就下來了。
增強代謝:加快流汗,改善血液循環,從而促進新陳代謝。
調理氣血:脾還是氣血生化之源,脾功能改善了,精氣神也就好起來了。
祛寒補陽:寒濕內阻或寒邪較重的人群,可能常年手腳冰涼,有膝關節疼痛、畏寒等癥狀,女性還會出現宮寒,曬背可以曬走寒氣,曬出陽氣。
02
三伏天曬背并非人人適合
3類人群要注意
然而,曬背并非適合所有人。在近日國家衛生健康委召開的新聞發布會上,中國中醫科學院廣安門醫院主任醫師張振鵬特別提醒,以下3類人群需格外注意:
一是體質弱、高齡、皮膚容易過敏的人群,不適合曬背。
二是陽氣偏盛或陰虛陽亢的人群,平日容易出現頭暈、頭痛、舌紅苔黃,曬背后容易上火,從而出現咽喉腫痛等不適。
三是有基礎疾病的人群,比如高血壓、冠心病、高脂血癥患者等。
03
怎樣曬背才能養生?
這些細節要注意
對于畏寒、怕風的虛寒體質人群,適當曬背有助于養生。但在曬背過程中需注意4個細節,中國中醫科學院廣安門醫院主任醫師張振鵬給出了專業建議:
一是要選擇合適的
天氣和時間段,避免在天氣炎熱、太陽直射時久曬。
二是要掌握好
頻次和時長,開始以5~10分鐘為宜,慢慢適應后,可以逐漸增加到每次15~30分鐘,每周2~3次即可。
三是曬背后不要馬上
洗冷水澡,也不要馬上吹空調、風扇。進入溫差較大的空調房前,最好在室內陰涼處安靜休息15~30分鐘,讓體溫自然恢復。
四是曬背后應及時
補充水分,適量喝溫開水、淡鹽水,不要喝冷飲。
04
上班族曬背妙招來了~
對于“早八晚五”的上班族來說,上班時太陽未升起,下班時太陽已落山,似乎很難有機會曬背。別擔心,醫生來支招啦!可以利用午休或下午的時間,在室內隔著玻璃曬背。
具體做法是,背對著窗戶坐在椅子上,把衣服掀起來曬曬腰,或者曬曬脖子附近的大椎穴,也有一定的保健作用。
來源:央視一套微信公眾號綜合《新聞直播間》、《生活圈》、央視新聞客戶端
(來源:央視一套微信公眾號)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