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下,高速公路路衍經濟正成為加快推動高速公路資產盤活,拉動相關產業發展的強勁“引擎”。
近日,上游新聞記者從重慶高速資產公司獲悉,該公司聯合重慶工商大學開展的路衍資源價值實現項目取得新進展。經過前期系統攻關,項目在理論構建、模式創新、數字賦能等方面取得突破性成果,目前已進入應用轉化階段,將助力路衍經濟產業化發展。
“高速公路路衍資源,是依托高速公路自身投建運養實施過程和其路線長、域面廣、節點多且資金投入量大的自然屬性衍生的,通過集聚、擴散對區域經濟和交通經濟有拉動、帶動、輻射作用的經濟要素。”重慶工商大學教授趙驊介紹,高速公路路衍資源具體包括高速公路投運企業擁有的附屬設施、額余土地、數據信息、工程技術、創新金融許可、資本運作方案等內在可用于企業經營拓展的資源和高速公路沿線路域內外延伸的能源開發、生產制造、商貿物流、文化旅游、鄉村農業、自然生態及投資融資、產業金融等泛在可用于經濟產業發展的資源,是具象和抽象結合的以高速公路為核心的各種有形和無形的泛在資源集合。
資料圖。
趙驊表示,在研究中,項目團隊通過深入調研與理論創新,構建了一套完整的高速公路路衍資源分類體系,明確了服務區、互通區、沿線土地、信息數據等資源的權屬邊界與功能屬性,為資源開發奠定了科學基礎。
“我們首次提出重慶高速公路路衍資源原生價值評價體系與核算范式,量化了資源開發中的保護成本與增值空間,為科學決策提供數據支撐。”趙驊說,團隊還解析了重慶山區高速路衍資源價值實現規律,提出質量品牌塑造、服務信息溯源等3種以上價值提升模式,并結合交旅融合、智慧交通、新能源應用等場景,形成8種系統的價值實現路徑,為不同類型資源的開發提供了可操作框架。并針對路衍資源開發中的協同難題,設計了跨行業統籌協調機制,明確政府、企業、社會資本的角色定位,破解了多源管理、多頭從屬的痛點。
資料圖。
在政策與機制層面,項目已梳理國內外路衍經濟發展經驗,形成《重慶高速公路路衍經濟發展政策優化建議》,并設計出包含ABO、PPP、REITS等在內的投融資模式,為社會資本參與路衍項目提供了路徑參考。針對數字經濟趨勢,團隊還構建了“路衍+路網”生態拓撲結構,挖掘交通大數據價值,形成路衍市場數字經濟發展機制,助力智慧化開發。
重慶高速資產公司相關負責人表示,目前項目成果已在部分路段啟動試點應用,重點推進數字經濟平臺搭建、綠色低碳項目落地等工作,并聯合物流、文旅等行業龍頭企業探索合作模式,推動研究成果落地應用。通過與政府部門、行業企業協同合作,探索資源分類管理、價值評價、業態融合的實戰路徑,旨在激活存量資源潛力,構建“交通+”產業生態,為重慶高速公路高質量發展注入新動能。
下一步,將著眼借鑒先進省市支持高速公路路衍資源價值實現政策,研究形成重慶市發展高速公路路衍經濟的針對性支持措施,還將結合2030年重慶市域高速公路通車里程達到6900公里的實施規劃,進一步挖掘重慶高速公路路衍經濟項目投資價值,讓投資的路衍資源實現企業盈利、社會贊譽、政府滿意。
上游新聞記者 王淳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