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波未平,一波再起。
正當俄烏局勢持續(xù)升級,美國、歐洲不斷向俄施壓,加劇局勢升級之際,戰(zhàn)場形勢也在不斷升溫。
20日,俄羅斯莫斯科市長索比亞寧表示,19日晚,莫斯科遭到了5架烏軍無人機的襲擊,包括多莫杰多沃機場、謝列梅捷沃機場在內的4個機場一度施行臨時限制,暫停飛機起降,但5架無人機已被全部擊落,沒有造成人員傷亡與損失。
也就是說,俄烏沖突的戰(zhàn)火再次蔓延到了俄羅斯首都莫斯科,而烏軍無人機突襲背后,要么是該無人機具備了千里奔襲、突破俄軍防線的能力,要么就是該無人機在俄境內發(fā)射,悄無聲息避開俄防線,對莫斯科發(fā)動襲擊。
但不論是哪一種可能,都凸顯了俄方防線存在漏洞或內部遭到嚴重滲透,安全形勢堪憂的情況,同時,也將加劇俄烏之間的對抗。
然而,正當俄烏對抗升級之際,又發(fā)生了3件值得關注的大事。
第一件事,俄羅斯宣布“退群”,俄德關系再次惡化?
19日,俄羅斯總理米舒斯京簽署命令,終止俄方與德國在軍事技術領域的合作協(xié)議,而該協(xié)議于1996年簽署,旨在推動兩國企業(yè)、機構和部委之間的軍事技術合作。
俄方表示,在當前局勢下,德國與其他西方國家一起對俄施加制裁高壓,已經令該軍事合作協(xié)議失去了意義和實際價值,完全不符合俄德兩國關系的現(xiàn)狀。
目前,德國方面尚未對俄羅斯“退群”一事做出回應。
需要注意的是,俄烏沖突持續(xù)了3年多,德國對俄施壓也不是一天兩天了,而俄羅斯早不退群、晚不退群,偏偏在這個時候退出與德國的軍事合作協(xié)議,恐怕還是與近期俄德關系惡化有關。
7月14日,德國防長皮斯托利烏斯公開表示,如果俄羅斯與北約成員國開戰(zhàn),那么德軍將毫不猶豫采取行動,擊斃俄軍士兵,并強調德國軍隊如今已開始在立陶宛境內常駐,可隨時對發(fā)生的沖突做出響應。
言下之意,德國這回向俄羅斯釋放了頗為濃郁且強硬的“挑釁”信號,在這樣的情況下,俄羅斯自然不會無動于衷,而“退群”或許只是俄方對德國的反制措施之一。
更要注意,俄德曾合作有“北溪2”管道項目,并且還存在其他能源、經濟合作,但俄烏沖突爆發(fā)后,俄德開始脫鉤斷鏈,雙方都面臨了重大損失和負面影響。
如今,俄德關系進一步惡化,除了再次增加雙方的損失之外,也將為俄與北約發(fā)生沖突增加更多的風險。別忘了,英法一直在尋求向烏派兵,引發(fā)俄羅斯強烈不滿和反對。
然而,正當俄羅斯宣布退群之際,印度替俄發(fā)聲的消息傳來了。
第二件事,太陽打西邊出來了?印度罕見嗆聲北約,替俄羅斯發(fā)聲。
18日,《印度時報》報道稱,對于北約秘書長呂特發(fā)表的針對俄印貿易言論,印度外交部做出回應,警告北約切勿在貿易問題上搞“雙重標準”,印度將做出保障本國利益的決定,而滿足印度民眾的能源需求,顯然就是印度政府的首要任務。
需要注意的是,日前,美國向俄羅斯發(fā)出了最后通牒,稱如果俄烏沒有在50天內達成停火協(xié)議,就將對俄羅斯征收“嚴厲關稅”,并對與俄進行經貿往來的國家征收二級關稅。
也就是說,若俄烏沒有在50天內停火,包括印度在內的諸多國家,可能都會成為美國制裁的對象。
不容忽視的是,特朗普政府已經提出了所謂的“對等關稅”措施,準備對全球多國揮舞制裁大棒,而印度近期便頻繁與美國發(fā)生貿易矛盾,如此一來,印度很可能面臨來自美國的雙重關稅施壓。
更要注意,印度與俄羅斯之間的貿易體量頗大,尤其是俄羅斯的石油,印度過去3年多里進口了龐大數(shù)量,并且還是以“打折價”購入,這令印度在滿足本國需求的同時,還通過對外兜售石油制品而賺了個盆滿缽滿。
如今美國準備對印度和俄印貿易施壓,無疑將對印度利益造成最直接的影響和打擊。
因此,印度這回主動替俄發(fā)聲,并警告北約,實際也是在捍衛(wèi)自己的利益,當然了,其中也有警告美國的用意。
然而,正當印度替俄發(fā)聲之際,美國突然收到了一則壞消息。
第三件事,誰干的?美國使館發(fā)生爆炸,白宮失聲。
19日,美國駐伊拉克大使館發(fā)表聲明稱,當天上午8點30分,該使館下屬外交設施——巴格達外交支持中心發(fā)生了一起“可控爆炸”事件,目前已經將相關情況通報給了伊拉克政府。
除此之外,美國大使館并未透露其他細節(jié),也沒有說明所謂的“可控爆炸”是什么,以及是什么原因。不過,目前該爆炸事件并沒有造成人員傷亡。
對此,白宮方面也沒有做出任何回應,處于失聲狀態(tài)。
需要注意的是,美國駐伊大使館所在的“綠區(qū)”,曾多次發(fā)生爆炸和空襲事件,并且往往目標都是美國使館或者靠近美國使館的目標。
如今,美國使館下屬外交設施發(fā)生爆炸,這顯然是直接沖著美國去的,但目前,還沒有任何組織宣布對此事負責。
更要注意,由于前不久伊以沖突爆發(fā),美國空襲伊朗核設施,令局勢升級,美國務院曾下令要求美駐伊拉克外交官撤離,但7月18日,也就是襲擊發(fā)生的前一天,美國務院表示,根據最新評估,已終止美駐伊使團的撤離令。
如今,美國務院剛取消撤離令,美駐伊使館就發(fā)生爆炸襲擊,這似乎不是巧合,不排除美國趁此機會將矛頭指向伊朗等對手的可能,繼而再度攪亂中東局勢。
總之,美國對于中東的布局始終沒有停止,伊以局勢、美伊問題以及敘以局勢都存在諸多變數(shù)與風險。
山雨欲來風滿樓。且看后續(xù)局面會如何發(fā)展吧。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