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洲杯熱身賽,中國男籃77:49輕取委內瑞拉,這場球說實話,比分本身并沒啥爆點,真正讓人上頭的,反倒是場外的“楊瀚森退出以及場內“王俊杰證明自我,一邊是話題流量拉滿的門面擔當選擇休戰,一邊是鋒線新人的悄然上位,這兩件事擺在一起,誰說不是中國籃球現實的“兩極呢
楊瀚森不打亞洲杯,算得上是順應民意了,別看網上對噴得厲害,實際上不少懂球的都明白,楊瀚森在夏聯一戰成名后,地位直接被抬到姚明那高度,中國球迷怕的不是他打不好,而是怕傷病重演姚明悲劇,這種擔憂其實挺真實的,畢竟中國籃球頂級內線的斷檔太久了,誰都不想剛冒頭的苗子又倒下,尤其是在中國女籃剛被日本打爆、輿論場上一片焦慮的檔口,籃協此時選擇讓楊瀚森休息,本質上是兩頭堵——既顧得了運動員個人的利益,也算是給輿情降溫,算不上多高明,但很現實
當然,楊瀚森缺陣并不等于一切都能風平浪靜,亞運會、亞洲杯對中國男籃來說,已經是能打的最大舞臺,外部壓力從來都在,球迷和贊助商盯著成績,NBA那邊也需要曝光,現實就是,哪怕你有傷病隱患,想當門面也得頂上,這就是中國體育的博弈邏輯,誰都知道,為國出戰風險大,哪怕像馬革裹尸那么悲壯也沒人憐惜,運動員個人在體系面前確實沒有討價還價的權利,所以這次籃協“不征召楊瀚森,某種程度上也是一次主動示弱,借著民意順勢而為,反倒搶了個輿論高地,誰還能說他們不懂球
說回比賽本身,中國男籃對陣委內瑞拉,說實話,對手三隊陣容,強度不夠,看起來更像是陪練團,開局落后,節末反超,第二節對面直接掉線,半場21分都拿不到,這強度,能不能練級另說,反正場面上夠輕松,第三節一波流,分差拉大到30分,懸念直接拉滿到無聊,這種比賽說白了,更多是自娛自樂,真正的挑戰還在后面,波黑隊才是檢驗后衛和鋒線短板的對手
但這種“低壓測試也不是一點收獲沒有,今天最大驚喜就是王俊杰,攻守兩端都打出硬度,8分進賬,最關鍵是那種現代鋒線的全能感:有高度、有臂展、有投射、有沖筐、有對抗、有防守,甚至還帶點持球能力,這在中國男籃里真的挺稀缺,別看旅美的蘸水巨星們一個個被吹上天,真到國際賽場,能打出存在感的還是得靠本土新面孔,王俊杰這一場,算是把自己打進了12人大名單,后面怎么用還得看教練組眼光
回頭看這場比賽的內線和鋒線輪換,楊瀚森、周琦、曾凡博、張鎮麟、崔永熙全都缺陣,稠州雙子余嘉豪、程帥澎一內一外的配合稍有亮點,但整體磨合還遠遠不夠,慢熱問題還是老毛病,后衛和鋒線的短板沒有被委內瑞拉有效針對,今天贏得輕松,不代表后面遇到真強隊不會出問題,這才是球迷最關心的地方,2019年世界杯被波蘭逆轉、最后一場被委內瑞拉打爆籃板的場景還歷歷在目,誰敢說現在的中國男籃就能徹底翻篇呢
其實,熱身賽就是熱身賽,更多是給教練組和球員一個試錯的機會,王俊杰能不能成為鋒線答案,還得接下來幾場硬仗檢驗,內線能不能頂住強隊沖擊,也得“實戰見真章,但至少這場球讓大家看到,哪怕核心缺陣,男籃還是能把場面打明白,至少在態度和執行力上,沒那么“擺爛,也算是個積極信號
問題來了,楊瀚森這次主動退出,外界怎么看,褒貶不一,有人覺得這是保護運動員的理智選擇,也有人擔心中國男籃失去門面會不會成績掉隊,其實說到底,籃球是集體項目,一個人再強也不能解決所有問題,王俊杰的上位就是最好的注腳,誰也不是非誰不可,關鍵還是體系和整體
說到底,這場勝利本身沒有太多值得吹的地方,真正讓人感慨的,是中國籃球在壓力和選擇之間的平衡,既要成績,也要保護新人,既要流量,也要面對現實,誰都不容易,熱身賽只是開始,亞洲杯才是真正的考驗,能不能在陣容不整的情況下打出體系、打出血性,才是所有人真正關心的答案
王俊杰今天的表現,給了大家一些期待,楊瀚森的退出,也是一種理性選擇,接下來怎么走,就看中國男籃自己怎么寫劇本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