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森林火災、山體滑坡、泥石流等
自然災害
關系到我們每個人的生命財產安全
了解它們的成因
懂得如何預防和應對
至關重要
飲用水安全更是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
那么我們日常飲用的水從哪里來
又是如何進入千家萬戶的呢
讓我們一起走進
《科學公開課》
尋找答案
在“巨擘探秘”主題課程中
我們一起走進大科學裝置
感受蘭州重離子加速器集群的頂天與立地
認識了人造太陽的研究脈絡
我們也一同認識了子午工程
了解了我國空間天氣地基綜合檢測體系
走進位于北京懷柔的綜合極端條件實驗裝置
領略了極端條件下物理的奧秘
7月26日(周六)晚8點
我們將進入第二主題課程
預災尋策
一起來看看發生自然災害時
我們該如何應對
《科學公開課》(第七季)是由中國科學院學部工作局與教育部基礎教育司為青少年聯合打造的一檔純公益、全開放的科學教育系列課程。課程將持續在全網各大平臺播出!
課程結束后,大家也可在國家中小學智慧教育平臺、中國科普博覽網站《科學公開課》專題頁面回看課程視頻。
意外山地災害——屬性、機制
與應對
主講人:陳寧生
長江大學
播出時間:7月26日20:00
課程概要:山體滑坡和泥石流等自然災害頻發,了解它們的成因、形成機制等至關重要。在本次課程中,我們將通過具體案例來認識意外山地災害,了解它們的屬性,學習山地災害防控的新技術,并學會如何應對意外山地災害。
從地震到星震——認識多彩星球內部
的工具
主講人:李娟
中國科學院地質與地球物理研究所
播出時間:7月29日20:00
課程概要:說起地震,我們并不陌生,我們熟悉的是它帶來的破壞性,但從另外一個角度,地震也是我們認識地球內部結構的工具。我們怎么知道地球內部是分層的呢?我們又是如何獲取其它星球內部結構的呢?讓我們一起走進這次課程,去學習更多關于地震的知識。
飲用水中的科學
主講人:楊敏
中國科學院生態環境研究中心
播出時間:7月31日20:00
課程概要:水是生命之源,我們每天都要飲用大量的水,可是什么才是合格的飲用水呢?合格的飲用水從哪里來,有哪些水源是可以供應飲用水的?自來水廠如何制造出合格的水,這些合格的水又是如何被送到千家萬戶的呢?我們一起在本次課程中尋找答案!
森林雷擊火感知與預警
主講人:王明玉
中國林業科學研究院森林生態環境與自然保護研究所
播出時間:8月2日20:00
課程概要:森林火災是最嚴重的自然災害之一,火災監測、預警和防范是世界性難題。森林火災精細化預警是森林火災有效防控的基礎,因此森林雷擊火的感知體系尤為重要,在本次課程中,我們將一同學習森林雷擊火的預警監測體系,預警模型體系以及預警應用體系。
答疑解惑:預災尋策
主持人:韓臺
中國科學院理論物理研究所博士研究生
答疑嘉賓:各位課程主講人
播出時間:8月5日20:00
劃重點!
7月26日晚8點
“預災尋策”主題
就要上線啦
在觀看直播的同時不要忘記
進行彈幕提問和留言
我們將在8月5日的答疑課中
精選部分問題
為大家一一解答
我們直播間不見不散!
以下是預災尋策主題課程的日歷
保存下來聽課更方便哦~
編輯:阿白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